蒙蒂菲奧裏寫到:“勞倫斯是個古怪的局外人,是英國保守黨模棱兩可的精神產物,並且始終苦惱於效忠哪個主子——大英帝國還是阿拉伯帝國”。
1 他顯然沒有理解勞倫斯,勞倫斯是一個謙恭,願意了解,尊重另外一種古文明的人。他的所見所聞,對當地人思想,苦難的了解,讓他願意支持,並為此而行動。這跟38年後的《與狼共舞》,47年之後的《阿凡達》一個主題。對不同於自己的文化,古文明要有敬意。不能單方麵居高臨下地歧視和打壓。
2 推薦另外一部電影《吉姆勳爵》/《Load Jim》,比《阿拉伯的勞倫斯》晚三年,也是彼得奧圖主演,類似主題,這次涉及的文化地域是東南亞,另外添加了自我放逐,自我救贖的內涵。原創小說來自大名鼎鼎的康拉德,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康拉德作為船長曆練五洲四海,尊重當地人,而不是像殖民者思維一樣,到了當地高高在上,縱情享受低廉窮人血汗所帶來的奢華福利,完全拋掉自己西方文明人的自律和行為,享樂著不文明的為自己帶來的超額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