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連城,劍走古龍(1)
飛雪連天射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鴛
此詩代表十四部武俠作品,乃書俠金庸先生一生之夢幻,夢幻之江湖。而江湖,則為現實生活之反射也。
金大俠的武俠作品一向注重兒女之意切情長,英雄之絕境氣短,文筆秀麗優美,行文溫潤清雅,頗具《紅樓夢》之國學經典風韻,總會讓一些懵懂青春的女女男男,比如靈隱,讀閉之後怦然心意一動,悠然夢幻叢生。夢幻縈來繞去,情動則反饋。低頭心有悱惻,抬頭則歎息唶蹉,心情不能自已。
中年之後兒女情長的情趣淡了,人性陰暗的感受深了。有一日重溫了金大俠的《連城訣》,細想了一下,有了不同的感悟。發現《連城訣》是一部不太金庸的金庸作品。
1963年的《連城訣》最大的特異之處是描述江湖黑暗之極。江湖中的各幫各派,內內外外各個心懷鬼胎,心黑手辣,毫無人間倫理可言,精通厚黑之學,奉行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種主題的特質與金大俠整體的風範,大格大調不太相符,跟其它作品放在一起,比較一下,體會玩味一下,就會覺得似乎突兀,另類。
之前武俠小說中的主角,比如1959年的《神雕仙侶》,主人公楊過少年之時無家四處流落,雖然常常受人欺負(郭芙),但是至少還有瘋子歐陽鋒,小龍女,郭伯伯關心他愛護他,助他發育成長。再比如1961年的《倚天屠龍記》,少年張無忌雖然受了很多苦難(玄冥神掌之毒),經常被人欺騙(豔麗如花的朱九真),但還是有張三豐爺爺,常遇春大哥,小昭妹妹,以及愛他到極點,非他不嫁的趙敏。
到了《連城訣》的主角,待遇沒了,所有待遇完全沒有了,全變了。男主角狄雲的人生悲苦至極,一向敬重的師傅騙了他一輩子,自己也被人陷害打入重犯大獄,愛他的師妹最後也跟害他的主謀婚了。萬念俱灰啊,把衣服撕成條上吊自殺也不成,被人救活了。逃出獄後一直被人誤會是一個淫邪之人,幾經磨難生死一線,直到最後才見到那一絲曙光,心裏才有了溫馨的一刻。
這並不是最慘的。狄雲雖然一生悲苦,但是並不算最淒慘,因為男二號丁典才是淒慘界的冠軍。丁典本是富家子弟,一個相當通達的人。無意之間得到《神照功》與秘籍《連城訣》,不想人生改向,從此成為江湖人士競相追逐的“暗花”,不得不浪蕩江湖。終於有一天春意勃發,喜歡上一個恬淡如菊的女孩——不過那是州官大人的女兒。他自卑,偷偷找機會默默地看著人家。哪知女孩的父親奸詐陰險,為了圖謀《連城訣》,不惜以女兒為誘餌,把丁典抓進監獄。丁典寧願被嚴刑拷打也不離開,用疼痛換真愛,因為在牢房中他可以天天看到那淡淡的菊花,感受到那個人淡如菊的她(這一計真毒!拴住了丁典,讓他有越獄的本事也不走。)。她也喜歡丁典,為了丁典寧願自毀容貌,苦命人啊!哪知父親大人更狠,不聽老子的,就。。。把她活活釘入棺材之內。女兒死了也決不能浪費,下黑手在棺材上塗上金波旬花之毒,於是丁典中毒而亡,至死也無法跟愛人在一起。唉,這一對苦命鴛鴦。真是。。。太慘了!惹人淚目。
大家評評理,你說這是啥門子世界?沒有師徒情。沒有父女情。人人爾虞我詐,不幹不淨。英雄這麽悲催,讓人懷疑人生。
對了,忘了講,《連城訣》本來名字叫做《素心劍》。可大俠您這次的內涵。。。可是一點都不像是吃素的。血腥十足哦。
我說金大俠,您老突然來這麽一招“黑虎掏心”。。。這麽暗黑,不像您一貫的作風啊。大俠請問。。。您咋回事呀?
我這問題有點。。。閑,你吃好!拿走!不謝!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