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蟬(爪四哥)
楓花飄簸入山寒,孤雁啼空翼向南。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注:最後一句,爪哥借用了蘇東坡的"與誰同坐"。號稱中國園林之首的蘇州拙政園有一"與誰同坐"軒,得名於蘇大胡子這首點絳唇:閑倚胡床,庾公樓外峰千朵,與誰同坐?清風明月我。別乘一來,有唱應須和。還知麽,自從添個,風月平分破。
爪哥對秋蟬有一種說不出道不明的感覺。或許是兒時那片蟬鳴聲聲的樺樹林?或許是多年前那個感時花濺淚的舊夢?還是。。。。。
關於秋蟬,早在兩漢·佚名《明月皎夜光》中,就有詩句: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
若即若離的感傷與惆悵,躍然紙上。
宋代徐璣的《秋行》中,關於秋蟬,則是另一種情調:
戛戛秋蟬響似箏,聽蟬閑傍柳邊行。
嗯,悠然自得,愜意舒懷,妥妥滴沒商量。
到了元代,大才子關漢卿在《大德歌·秋》中,是這麽描述秋蟬的:
秋蟬兒噪罷寒蛩兒叫,淅零零細雨打芭蕉。
乖乖隆地咚,把感天恨地的心境描述得惟妙惟肖,不可言喻。
當然,最有代表性的還是詩仙李白在《留別廣陵諸公 / 留別邯鄲故人》對秋蟬的描述:
還家守清真,孤潔勵秋蟬。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還得家中固守真樸,像秋蟬蛻殼一樣勵我素潔之誌。
那李白這時候在幹什麽呢?這還用問!一定在喝酒,而且還喝得酩酊大醉。不喝醉,怎麽能寫出如此膾炙人口的好詩來!
古人的詠蟬詩,與爪哥對秋蟬的感覺相當合拍。但讓俺從心靈深處感受到強烈共鳴的,既非關大才子的"大德歌",也非李大詩仙的"留別",而是台灣校園歌曲的扛鼎之作,由著名音樂人李子恒創作的"秋蟬"。
不誇張的說,這首歌,俺可以連續聽上一百遍,每一遍都會有"誰道秋下一心愁,煙波林野意幽幽"的心靈共震。所以爪哥從來不敢開車時聽這首歌,因為,因為,害怕車震,哈哈。
玉帳紅燭夢如煙 ---爪四哥--- 秋風啼雁一壺酒,孰入香閨伴夜蟬。 玉帳紅燭搖月影,掀簾才悟夢如煙。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應秋蘭的請求,貼一首爪哥演唱的五音不全的秋蟬:(唱斷了兩個音)。 不過,請秋蘭係好安全帶,別被嚇到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