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周易外傳》乾四,講時序。
《周易·係辭》開篇說:“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蕩,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這講的是爻,爻有陰爻陽爻,天地、高卑、貴賤、動靜、剛柔、寒暑、男女等等,就是陽陰,是陽爻和陰爻表象的宇宙陰陽屬性。
王夫之於是說,乾卦六爻都是陽爻,沒有陰陽尊卑高下之區別,這個卦怎麽解呢?他引用彖辭“大明始終,六位時成”來解釋。“大明”就是太陽,就是“陽”,“大明始終”就是六爻都是陽爻。“始終”是時間的全過程,因此“六位時成”,講乾卦的六個爻位代表事務過程的六個時序。乾卦中六爻皆陽爻,皆代表龍德,沒有高低貴賤尊卑動靜剛柔之分,隻有時間秩序的不同。國運有建樹有守成,君王有遵養有燮伐有耆定,修行有適道有立有權衡,一天有子夜有正午,一月有向有晦,人有方剛有既壯有已衰。
“燮伐”出自《詩經·大雅·大明》。《詩經·大雅·大明》是武王伐紂,戰與牧野的史詩。《大雅·大明》與《大雅·生民》《大雅·公劉》《大雅·緜》《大雅·皇矣》《大雅·文王》諸篇相聯,組成周朝開國的史詩。一般來說,沒有文字的口傳的史詩都是很長的史詩。商朝用的甲骨文,在龜骨上刻字,史詩就比較簡練,這是紙張發明之前“惜字如金”的文法。所以,文字使用得早,史詩就簡短。文字使用的得晚,史詩就很長。《詩經·大雅·大明》說“保右命爾,燮伐大商”,意思是周文王命令周武王征伐商紂王的意思。“燮”意思是“和”、“和諧”。“燮伐”就是平暴,就是正義之戰。王夫之“一王之德”“有燮伐”,就是講君王有建樹。六十歲就是“耆年”。
《易經》是關於宇宙變化的哲學經典,其哲學理念就是宇宙總在變化之中,而其思想就是關於變化的思想。乾卦六爻是時序,是關於事物生命周期的時序。從萌芽,到成長,到衰老。
《易經》乾卦:“初九,潛龍勿用”。《易經》蠱卦:“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易經》遁卦:“上九,肥遁,無不利”。王夫之說“然則初之‘潛龍’,其異於蠱之‘高尚’、遁之‘肥’明矣”。“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年紀大了,到了退休年齡了,就退休好了,把位置讓給年輕人,這是高尚的事情,不要占著位置又力不從心。“肥遁,無不利”,已經有了財富,就金盆洗手退出江湖安享頤年吧,不要再在名利場中爭高下了。蠱卦“高尚”不從政,遁卦“肥遁”退出商場,和乾卦“潛龍勿用”是不一樣的。
王夫之說“太王剪商之前,公劉遷豳以後,周之潛也”。黃帝生於公元前2717年農曆三月初三,黃帝和嫘祖的長子為玄囂,玄囂即少昊,玄囂之長子是橋極,橋極之長子為帝嚳。帝嚳元妃薑嫄生子棄,即後稷。後稷(周始祖,西伯,約公元前2070年)——不窋——鞠——公劉——慶節——皇仆——差弗——毀隃(毀渝)——公非(公卯)——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周太王古公亶父——季曆,季曆長子為周文王姬昌。公劉遷豳,是周部族走向繁榮昌盛的開始,是周部族發展中的一件大事。公劉帶領部族遷移到豳(今天陝西旬邑),使得周的農業經濟得以強勁發展。王夫之認為,從公劉遷豳到武王伐紂這段時間,相當於周朝的“初九,潛龍勿用”。而周武王在武王十三年才伐紂,這十三年是周武王的“初九、潛龍勿用”。王夫之舉秦朝為反例,說秦朝自秦穆公稱霸以來一種征戰,一直是“亢龍”而不是“潛龍”,所以秦統一以後很快就崩潰了。王夫之說,“故初之‘勿用’,天所以敦其化,人所以深其息”,說明“潛龍勿用”的初始萌芽狀態的注重生養的重要性。
按照王夫之把公劉遷豳到武王伐紂這一階段為“潛龍勿用”的劃分,美國從門羅總統到羅斯福總統之前都是美國的“潛龍勿用”階段。門羅總統的1823年國情谘文就《門羅宣言》確立了美國不幹涉歐洲事務,也不允許歐洲列強幹涉美洲事務的外交政策。可以說,沒有門羅外交政策潛養百年,就不可能有今天的美國霸權。越王“臥薪嚐膽”讓範蠡和文仲治理越國勵精圖治的階段,也是“潛龍勿用”的典範。這和當下中國從國策基本相似,即中國不幹涉他國內政,也不允許他國幹涉中國內政,也反對外邊勢力幹涉東南亞事務。“韜光養晦”,“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都是“潛龍勿用”。與“潛龍勿用”向悖的是“揠苗助長”,“欲速不達”。
“天所以敦其化”就是王夫之對“潛龍勿用”的解讀。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