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三十,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過年了,過年了,又過年了。這一年年的過,把小的過大了,把大的過老了,把老的過沒了。可我們還是在過,而且是歡歡喜喜地過,去舊迎新,這是永恒的規律,誰也抗拒不了,不管你是哭著來,笑著去;還是笑著來,哭著去,結果都 一樣。
提起過年,就想起了我們小時候過年的那些事。那時候不像現在,要什麽有什麽;那時候,基本上是要什麽,沒什麽。過年了,像我們家,臘月二十七或二十八的時候,爸媽先把房子打掃一邊,頭上罩塊圍巾,站在凳子上,拿把掃帚,把房頂,牆壁,犄角旮旯都打掃的幹幹淨淨,再把窗子玻璃擦淨,然後在出去買年貨的時候,順便買幾張楊柳青年畫,回來貼在三麵的牆上,這就是過年序曲的開始。媽也開始為年下吃的東西做準備,首先是做年糕、炸年糕。那時候,四伯伯還在,每年過年前,我家都會收到四伯伯從槐蔭老家寄來的一包黃米麵,裏邊還夾雜著大紅棗和麵核桃,舅也寄來一包,我爸媽就用他們寄來的黃米麵做油炸糕,一炸就是一大盆,炸好了,放一邊,年下這幾天我們隨時可以沾著白糖吃。再有就是炸帶魚,帶魚那時候似乎是供應的,買回來,清幹淨,一炸就是一大盤子,想吃了就放鍋裏烹一烹,再有就是蒸饅頭,有棗饅頭,有糖包,蒸上幾鍋,拜年回來餓了,抓起來就吃。
三十的晚上,那時還沒春晚,就是包餃子,完了全家坐一塊打撲克,等到 了午夜12點,大家就跑出去放鞭炮,鞭炮放完了,就該回家睡覺了。
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早早的全家起來,先是換上新衣服,吃了早飯,就開始出去拜年,別人來我家拜年,我們去人家拜年,熱鬧非凡,見麵就是:過年好,給您拜年了!這樣忙著拜一天大年,到了晚上全家就要大吃一頓了。
我家最主要的大菜就是山西火鍋子,這個精致的銅製火鍋還是我媽從山西老家帶出來的,每年隻過年的時候用一次,過了年,就把它擦洗幹淨用報紙裹好,收起來,等著下一年過年時再用。火鍋子是燒炭的,這是我們老家特有的火鍋子,做法也很特別。最底部先放一層白菜,然後再放一層長山腰,長山藥皮上的毛要先用火燎幹淨,然後再放一層豆腐,豆腐上邊再放一層寬粉條,最上邊一層是帶皮的已經燒好的五花肉,從最上邊再澆上肉燙子,把鍋子底下的炭火點著,把鍋子燒開,就可以打開蓋子吃了。這道大菜,都是老爸親自下廚,開飯的時候,把這熱騰騰的火鍋端上桌,放在桌子的中央,周圍擺上其它的菜肴,全家就開始吃了。
吃了晚飯,收拾完了,那時家裏也沒電視,就是8點聽聽新聞聯播,家人們坐一起吃著花生、瓜子,聊天。時不時還有人敲門來拜年,窗外時不時還有人放著鞭炮。
再過一天,就是初二了,天津的初二,講究出了門子的姑娘帶著老公和孩子在這一天回娘家。 那一年初二的清晨開始下起了雪,白白的雪花把天地萬物都罩上了一層白色,大街上三三兩兩都是回娘家的小三口,有步行的,有蹬三輪車鬥裏坐著老婆孩子的,男人們穿著黑色的呢子大衣,女人們花枝招展,頭上戴著一串或粉色或紅色的花,小孩子們穿紅戴綠,這些打扮各異的人們和滿地滿樹的白色構成了一幅非常美麗的圖畫。
初二過去就是初三了,我們這些中學生開始成群結夥地在同學之間拜年,你去我家,我去你家,然後再一起去給老師拜年。我們去了教數學的劉老師家,劉老師比我們大不了幾歲,我們是她師範學校畢業後教的第一批學生。劉老師家住的是小平房,那時她還沒結婚,我們幾個同學去她家給她拜年,她媽就在旁邊笑,說,小老師還有同學來給拜年了。劉老師長的特漂亮,是漂亮裏邊漂亮的那種,她教我們數學,上她課的時候,搗蛋的男生都不搗蛋了。據說,她在數學教研室也很受寵,男老師都讓著她。
我們還去了教我們物理的劉老師家,他家住的也是小平房,劉老師那時也沒結婚,他不僅書教的好,對同學也特好,所以我們都喜歡他。
初三、初四,就在這種東家串,西家跑的拜年的氣氛中過去了。
到了初五,也叫破五,家家又開始剁餡包餃子,剁餡在天津的習俗裏暗喻剁小人,晚上煮餃子前,家家開始放鞭炮,暗喻蹦小人。初五過了,差不多這個年就過去了。
過年,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是一年當中最喜慶的日子,唱著《告別今宵》,聽著《春節序曲》那歡快的音樂,年過了,新的一年又開始了。
1/21/2023於美國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