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歐學人的失落感
作者:謝盛友
上海汽車集團的老總們由我陪伴,我們在千年古都班貝克的大教堂廣場旁邊的山上喝咖啡,休閑自在,老總說,他從來沒有這麽輕鬆過。仰望藍天白雲,他感歎:“上海上空的藍天白雲,隻存在於他對童時的思念之中。你們在歐洲的生活真好!羨慕呀!”
我:“文化換環境。在歐洲生活環境好些,但是缺少中國文化。中國文化,羨慕呀!”
困惑旅歐學人的不是親情,也不是文化氛圍,是一種莫名其妙的失落感。
失落感產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旅歐學人的幸福指數沒有或者無法跟著祖國發展成正比。
由於中國人在歐洲吃苦耐勞,很多人在各行各業出類拔萃,有些當了教授、工程師、醫生,或者自己當老板,進入了中產階級階層,住著獨門獨院的洋房,開著寶馬奔馳名車。15年前,你把這樣的生活如果原封不動地搬回中國,國內人可能羨慕你,可是現在的旅歐海龜,當年由於祖國經濟水平低,不願意或者不能搬回中國,那麽海龜環顧左右,大家都差不多,都住著自己一樣的房子,隻是奔馳、大眾的區別。無論你怎樣成功,人家對你隻有尊敬,沒有恭敬。這種無恭敬隻是一種文化,而與種族歧視無關。再加上歐洲人對中國人權的批評,多弗慘案的催化,旅歐學人的失落感達到了頂點。
近年來,中國發展了,馬上要超過德國了,可是,昔日的同學在國內做了廳長、部長,當了老總的老總,手下項目幾十億,瀟灑地將一筆一筆大大的資金從這個賬號轉到那個賬號。手下百人、千人被昔日同學指揮得團團亂轉,旅歐學人看到了,一種深深的失落感油然而生,這也許是“海龜”的根本原因之一吧。
聽到我的同學跟德國記者辯論:我們中國現在經濟發展這麽快,做得這麽好,尤其是這次四川地震,我們中國人眾誌成城,成就大大,你們歐洲人怎麽就不會表揚我們一下?
喏,因為落後而自卑,因為自卑而習慣,海龜討表揚來了。
海龜很難與歐洲水土相適應,所以常常背負很重很重的中國文化包袱,所以生活更加艱苦。 海龜的我們,人在歐洲,其實並不認可歐洲這塊土地,其實並沒有做到既來之則安之。之所以辛苦,是因為我們不能象歐洲人一樣瀟灑對人生,能否融入德國社會,不在於你德語水平的高低,不在於你是否看懂歌德的名著,不在於你是否認可德國的法律製度,我看關鍵在於,你是否認可德國人的生活,我看主要在於次文化的融合。如果你能象德國人一樣,喝啤酒也有日耳曼味道,裸體曬太陽也有浪漫情調,那麽,我們海龜的失落感會減輕很多。
寫於2008年6月2日,德國班貝克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 旅歐學人的失落感 |
• | 北京奧運禁六類外國人入境 |
• | 兩岸直航飛機落地成問題 |
• | 網絡新聞學(29):版權 |
• | 媽媽給我送雨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