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孟子》斡旋、俄烏、清零

本帖於 2022-11-21 08:39:15 時間, 由普通用戶 梧桐之丘 編輯

評:兩國即將交戰,宋人在說和停戰的途中遇到孟子。孟子問他將如何勸說。回答“闡明利害中的不利亦即害。”孟子則闡述自己的想法:“如果你的進言使得兩王覺得有利而罷兵,那麽三軍也因此為利而樂於罷兵。進而言之,君臣父子兄弟之間以利相處,有利就做,沒有利就不尊敬君主,父親,兄長,唯獨缺少仁義,天下哪有不敗之理?相反,大臣,兒子,弟弟以仁義侍奉君父兄,就會放棄利,這樣的國家不是以利當頭,而是德政天下,它能不稱王嗎?所以,斡旋不必言利。”

我們聯想俄烏戰爭,多少國家向俄羅斯普京大帝陳說利害,如果戰爭繼續下去會對俄羅斯不利,經濟下滑,國際地位下滑,俄羅斯恐怕會退出世界政治大舞台,沉淪小國。然而,大帝最後是聽還是不聽呢。推論普京此人肯定不聽,因為他滿心的利,而無義,妄圖霸占別國領土,夢想俄羅斯帝國大業。不惜大肆殺戮,造成烏克蘭生靈塗炭。

再聯想清零政策,也是同理。一尊的意圖非常明顯,他心心念念是永遠統治中國,他戀權戀到死,清零是鞏固他絕對權力的利。所以,有人用清零會造成中國經濟下滑,造成世界經濟下滑來勸說一尊放棄清零政策。可是,這與他的利又有何幹?中國餓死三千萬人都不反,現在死了幾個婦女兒童,病人又算什麽。

以利治國沒有不敗的,隻是時候不到而已。再推論,以利說服當政者恰好是以利當頭同一陷阱。即使停戰,也是暫時的,也是不道德的。

孟子的結論:“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孟子.告子下》第四章原文翻譯:

宋要到楚國去,孟子在石丘碰到了他,孟子問道:“先生準備打哪兒去?”答道:“我聽說秦楚兩國交兵,我打算去謁見楚王,勸他罷兵。如果楚王不高興的話,我又打算去謁見秦王,勸他罷兵。在兩位王中,我總會有所遇合。”孟子說:“我不想問得太詳細,隻想知道你的大意,你將如何進言呢?”答道:“我打算陳述交戰如何不利。”孟子說:“先生的誌向固然很大,先生的提法卻不行。先生用利來向秦王、楚王進言,秦王、楚王因為喜歡有利,才停止軍事行動,這就使得三軍官兵樂於罷兵,而去喜歡利。做臣屬的懷揣著利而服事君主,做兒子的懷揣著利而服事父親,做弟弟的懷揣著利而服事兄長,這就會使君臣、父子、兄弟之間最終都丟棄仁義,為了利益而打交道;這樣而國家不滅亡的,是從沒有過的事。如果先生用仁義來向秦王、楚王進言,秦王、楚王因為喜歡仁義而停止軍事行動,這就會使三軍官兵樂於罷兵,而去喜歡仁義。做臣屬的滿懷仁義來服事君主,做兒子的滿懷仁義來服事父親,做弟弟的滿懷仁義來服事兄長,這就會使君臣、父子、兄弟之間都放棄唯利是圖的念頭,滿懷仁義來打交道;這樣的國家不以德政統一天下的,也是從沒有的事。為什麽定要言必稱‘利’呢?”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秦楚交戰宋人斡旋,俄烏交戰西方斡旋,以利勸解反為其害,有利無義自取滅亡。 -梧桐之丘- 給 梧桐之丘 發送悄悄話 梧桐之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1/2022 postreply 06:53:00

公交司機說,往裏麵擠擠,裏麵鬆快。以利勸解,大概最好也就這樣了,嗬嗬。好在聰明人多,往裏擠擠沒問題。 -dhyang_wxc- 給 dhyang_wxc 發送悄悄話 dhyang_wxc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1/2022 postreply 13:15:37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花似鹿蔥- 給 花似鹿蔥 發送悄悄話 花似鹿蔥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1/2022 postreply 07:46:46

天性,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梧桐之丘- 給 梧桐之丘 發送悄悄話 梧桐之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1/2022 postreply 07:55:31

孟子是個神人,管到清零!中國四大奇跡,精衛填海愚公移山誇父逐日新冠清零--周末聽來的段子 -kirn- 給 kirn 發送悄悄話 kir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1/2022 postreply 09:09:02

理論與實際聯係的好:)有看頭。 -西東人8- 給 西東人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21/2022 postreply 09:12:43

老祖宗智慧厲害 -望沙- 給 望沙 發送悄悄話 望沙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1/2022 postreply 09:29:29

感覺有些理想化 -一燈可除千年暗- 給 一燈可除千年暗 發送悄悄話 一燈可除千年暗 的博客首頁 (261 bytes) () 11/21/2022 postreply 10:00:08

仁者樂山,我們要去爬嘍! -lovecat08- 給 lovecat08 發送悄悄話 lovecat0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1/2022 postreply 10:35:32

感覺上當了 -一燈可除千年暗- 給 一燈可除千年暗 發送悄悄話 一燈可除千年暗 的博客首頁 (340 bytes) () 11/21/2022 postreply 11:48:32

是的,“仁義和利不矛盾”。印度寓言,老頭去世給三個兒子分家,19頭牛,大兒1/2,二兒1/4,小兒1/5. -dhyang_wxc- 給 dhyang_wxc 發送悄悄話 dhyang_wxc 的博客首頁 (279 bytes) () 11/21/2022 postreply 12:49:41

所以老子說,眾人皆有以,孟子說,何必言利,孔子說,不患寡而患不均。 -dhyang_wxc- 給 dhyang_wxc 發送悄悄話 dhyang_wxc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1/2022 postreply 12:53:38

逆向思維!人逐利是常情,主要立場不同逐的利也不同。孟子是講的大道理,即算計了小利丟了大仁大智,然而這話哪有統治者會聽會信 -浮雲馳- 給 浮雲馳 發送悄悄話 浮雲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1/2022 postreply 13:27:38

道理用到實際生活是超大一步。位置不同,境況不同,看到的聽到的也不同,對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結論就不同。形而上的東西很容易被 -ling_yin_shi- 給 ling_yin_shi 發送悄悄話 ling_yin_shi 的博客首頁 (96 bytes) () 11/21/2022 postreply 16:32:42

梧桐現在又攻古代哲學了 -nearby- 給 nearby 發送悄悄話 nearby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1/2022 postreply 16:50:38

鄰兄。咱壇子裏有哲學家,小說家,詩人,書法家,大廚,小百科,我也隻能講點小故事,好歹學習點孔孟皮毛而已。 -梧桐之丘- 給 梧桐之丘 發送悄悄話 梧桐之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1/2022 postreply 17:50:4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