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建築創作中的某些問題--芻論"輻合"現象與"禁忌" ZT

本文內容已被 [ 曉思 ] 在 2008-05-07 22:19:39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當前建築創作中的某些問題--芻論"輻合"現象與"禁忌"

當代中國建築師是幸運的,因為曆史賦予他們的機遇是前輩建築師從未有過的。20年巨變,社會觀念發生了10大變化;出現了15個獨立階層;人民幣已成為世界第三大貨幣,中國的發展,世人矚目。然而,12億人口僅擁有的約12萬名建築師,走過了曲折的20年曆程。改革開放,市場經濟,鍾靈毓秀,建築師們揮灑自如地拿出了自己的答案,但良莠不齊。一個很不錯的保險單,在開發商的旨意下往往被改得麵目全非,動輒得咎,四麵楚歌;效仿國外的某些新建築,則又是"數典忘祖"。麵對商潮滾滾的市場,建築師隻好揉東南西北"大菜"之技為一體,什麽"菜"都去"燒",出現一些東鱗西爪的作品在所難免。

科學技術對建築文化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新技術,縮小了各國人民之間距離,促進了世界文明向一體化演進。有人指出,當今如同住在"地球村"--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當人文、自然生態係統大傾斜時,正在"寫仿"的建築師,自然是招架不及,因為"仿"已經換代了,不合時宜了。理論與建築創作實踐,本是"投桃報李",但我們往往將其視為繁文縟節,不願作深入學習。種種原因造成自身設計水平與現實需要之間存在差距。

在既定的人文、自然環境條件下,出色地滿足社會需要的作品都是精品,如流水別墅是時代產物,屬於一個具體的社會,更屬於人類,是極品。但精品不僅僅是指那些高、大,耗費巨資的建築,更包括那些大量性的建築。小建築,隻要有創造性發揮,就應冠以"精"。對不符合建設部所提三個效益的大工程,應組織專人加以剖析,以供借鑒。

當代中國建築師更需要支持和理解。培養精品,宜從"創造感情學"著手, 它來自於一個具體的社會。當前重要的是增強建築師的責任意識和權利意識。

當代中國,有建築精品嗎?它們在"燈火闌珊處"。中國小康住宅示範實例中,有最大度的都市--北京;最精致的都市--蘇州;最說不清的都市--廣州……這些作品都是符合國情的。



 文化涉及人類學、社會學、民族學、心理學、地理學,多為人類學者所研究。在一些國家,人類學中有相當一部分,已變成文化人類學。文化為人類所創造,又為人類所承受。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B·泰勒,雖側重於從精神文明論述文化, 但還是認為,文化史是自然史的組成部分。對文化之注釋,已在140種以上, 但比較多的看法認為文化是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之綜合。綜合,可理解為一體、二元互補,或指人類的能力,但它是體現在具體事務中的。在人類首先樹立起的善惡標準麵前,這裏隻能是褒義。人與自然都具有生命,都存在不平衡狀態,這也是發展的動力。所以,建築文化是一個係統--建築文化生態係統。它和通常所言自然生態平衡一樣,隻是瞬間的平衡。平衡是相對的,不平衡是絕對的。

人類文化的本質是相同的,由於諸多因素,其表達形式卻又各異。如人皆有七情六欲;近代心理學則提出了人的五種基本需要--生理、安全、交往、尊重、自我實現。這些文化現象是人類共同的。

首批派往西方的留學生、清末聞名思想家嚴複先生,是最早研究中西文化比較的學者,1902年發表的《與〈外交報〉主人書》中提到:"英人無事不與中國相反,論國政則民及君,論文學則右而之左,論書卷則始底而終麵,論飲食則先飯後酒,蓋其用居於地軸下,所載者地下之天,故凡俗製度顛而倒之也";"未聞以牛為體,以馬為用者也……故中學有中學之體用,西學有西學之體用,分之則並立,合之則兩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謂"中體西用",應理解為全方位學習西方有價值的事物。

由於文化的碰撞,民族會失去個性嗎?否。



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涉及政治、社會、民族、地理、時空等等。問題的另一方麵,創新不當,又會帶來不幸。

20世紀初,弗裏德裏希·拉策爾過分地強調了文化的傳播、轉移、借用,盡管遭學界全力反對,但這一規律還是保存下來。"播化"是冷漠,還是熱情,不一而足;"涵化"是抵製;"融合"是化學現象;"創新"是高層次和高品位,是吸收和消化。

播化-涵化(移植、嫁接)·融合·創新, 稱為BX現象。涵化以後的各過程可能出現精品,但其品位是不一樣的,這樣才會有後浪。
有所不知,然後知;有所畏,然後不畏。建築師必須麵對這一現象,作出創作感情上的培養和選擇。日本平安京城總體規劃上最初對照唐長安城,是移植,而在其後的建築創作則表現為與唐建築的融合和創新。有趣的是,20世紀80年代,它又跨洋返回故裏西安,成為西安的某些"仿唐"建築。這是發生在東方文化圈內的現象。 圖1是嫁接現象實例。總體上講,圖2是一種移植。 圖3是中國古建與外來文化融合的實例。出自美國人史密斯之手的上海金茂大廈,說明重形而上的中國文化,亦為美國人所欲為(圖4)。 所以BX現象具有逆向性,而且是多向逆向性,布滿了理性,布滿了浪漫。

流水別墅是在1936年完成的,當年賴特已是69歲高齡。國內亦然,吳良鏞先生亦是高齡獲國際獎;完成和平賓館設計時,楊廷寶先生也上了50歲。在北京、廣州,完成80年代成功之作的建築師,大約都在50歲以上,這是不容忽視的現象。 名列220人之冠的悉尼歌劇院獲獎者、丹麥人伍重,雖是青年建築師,但究竟前者居多,後者為少。90年代,國內各大院青年建築師已占90%以上,這是因為斷代所致。老、中、青有機梯隊不可忽視,建築治理、教育均需要反思。隻側重完成平方米,最終將失去優勢,移植成風亦然。對80年代以來湧現出的成功之作,多用基因-分離、 自由組合、連鎖、互換之現象去剖析,可能會獲得更多收益。



輻合是文化比較現象,也是力學現象和哲學詞語,其實質是殊途同歸,指在不同時空中各民族都想到一起的事物,即車輪子現象(圖5,6)。車象形在《金文編》中共收22個;另外,克雷特象形字中亦有之。公元前4世紀希臘化時期及大約公元前7世紀以後周代,都產生了具有圍合意念的住宅平麵,其中都融入了單位、私密、防衛、氣候等因素的考慮,中國更有儒學之注入。假如把天壇的椽子作一水平投影,也是一種輻合現象。七情六欲、人的五種基本需要、"驅力"-"動機",亦然。"輻合"確實是文化學詞匯。

建築創作中廣泛存在這種現象。美國考恩·派德森建築師在DG銀行綜合樓創作中,成功地勾畫出一個酷似車輪的形象,放在建築師頂部,恰到好處,真是生花妙筆之作(圖7)。 此物屬象形思維?分析思維?點、線、麵、體?光、影?向市中心萊茵河致敬?造型漂亮動人,與古建環境也是對比之中求呼應。這樣的構思,在新加坡金融區有之(建成);在北京、武漢有之(圖8,9);在西安見過兩個,有一個正在實施。同樣,DG銀行入口那個向上的弧段(體),在上海、台灣以及上述各城市建築中亦均有實施。

首先,這是一種輻合現象,更是社會現象。單說是"抄",不貼切,亦有可能是市場因素,是出於迎合房地商之喜好;怕的是"指鹿為馬"--設計權告吹?不一而足。融合-創新的難度亦表現在這裏。不過可以說,播化20年了,融合與創新時代已經開始。

當代文學、繪畫、音樂……知識侵權案例較多。建築創作權沒有立法,需要立法嗎?立法,就有一個定位問題。

禁忌是玻裏西尼亞詞匯,羅馬、希臘、美洲、非洲都有相似詞語--崇尚、禁止。聞名心理學者弗洛伊德在專著中,論述了這個問題:"隨著文化形態的改變,禁忌成為一種有它自己基礎的力量。"這實在又為創作者帶來犧牲,但與"意識"接軌,又會帶來自覺。
在中國繪畫藝術中,客觀地存在一套法則。但凡有獨創的人,都是有法亦無法,問題在於社會的認可。建築創作失去個性亦難有品位。兵馬俑複製品,可以比比皆是,但隻有真品價值連城。假如大型公建都雷同,會無個性。然而,千篇一律的方盒子,從總體作些文章--"萬綠自為天",未必無個性,範例已倍出……

"地球村"雖是誇張之詞,麵對國情和科技,我們既要堅持工業化,又要麵臨環境的挑戰。這是建築文化生態係統之本。筆者吃驚地發現,"兵營"和"方盒子"失掉了褒義的記憶是誤導,使我們失掉了解決中國問題的法寶,在更多的情況下,使我們的城市失去了群體性。這又意味著個性的消亡,香港是個典型範例。
BX現象實際是一種規律,它涵蓋了古今中外。那麽多斷代史,實際上是一種傳承,"土牛無犢"、"木馬無駒"。建築師需要勇氣,過了模擬期,就會進入創新期--對中國固有文化之汲取,而不是複古。
"繼續中國傳統建築",這可能是一種誤導,某種意義上講,是對中國固有文化的逆反。 太史公所言五帝時期的思想,才是中國固有文化之源。滾滾商潮中的某些房地商, 多麽像蕭何之"非壯麗無以重威"?某些城市的空置量達70% (平均閑置率已達15.99%),其絕對值又是多少倍的未央宮,實在浪費。萬幸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建築師條例》已出台。

優秀工程(設計),宜多強調一些它的突出點;過求完備,則不客觀。這是精品輩出之路。精品屬於一個具體時代。21世紀,中國新建築定會走向世界,也是中國建築師走進"概念"設計時代。
管窺之見,同仁指正。□

[1] 曾建國,俞誌和,虛擬現實的技術及其應用,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

所有跟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