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看似街邊攤30元能買到的紅黑拖,賣到690美元還全球售罄。
喏,就是下麵這雙 ▼
當普通人還在超市挑選幾十塊的人字拖時,時尚精英們正為這雙“看似在街邊便能買到”的拖鞋豪擲千金。
它的火爆程度完全是普通人無法想象到的,隻要打開IG搜索相關字眼,認識的和不認識的博主們幾乎人手一雙。
該說不說,多看幾眼似乎還是挺上頭的。驚人設計,沒有科技麵料,甚至沒有品牌標識,紅色紋理橡膠鞋底搭配黑色棉質羅緞材質,完全就是便利店裏30元一雙的夏季清貨品的模樣。但當它高頻且大規模出現之後會發現,它好像很潮很百搭,甚至還能充當照片C位……
除了黑紅之外,它還有全黑的配色,看著更酷更“路人”。
這雙人字拖的爆紅軌跡真的堪稱教科書級別。在時尚圈被Quiet Luxury和Old Money風潮席卷的當下,越是低調基礎的單品,越能彰顯穿著者的“懂得”。
還有一點可不能忽略了,這雙“夢想之拖”可是來自the row。一個已經被公認為“非顯性炫耀”代名詞的奢侈品牌。
像the row這類“第一眼醜,第二眼上頭”的設計,實際上是在用“隱富”的方式在對抗消費主義。當時髦人穿著“醜鞋”招搖過市其實在宣告“我不在乎你的審美標準”。
除了一鞋難求的the row人字拖之外,還有一些大牌涼拖值得關注,並且都是“看似親民實則心機”的設計。
第一雙我想聊的是上麵這雙來自Maison Margiela的分趾拖鞋,說實話光看它的單品圖並沒有那麽吸引人,就是一雙沒什麽性價比且中規中矩的馬吉拉式分趾鞋。
不過懂的都懂,Margiela是需要充分上腳的。所以當我看到Lisa最近都用這雙鞋走遍天下的時候,我徹底被種草了。原來看似不那麽“好看”的拖鞋可以這麽鬆弛和百搭。
普通人穿的話我覺得也大可以隨心所欲穿,因為它在吸睛度方麵真的沒什麽對手,不管你怎麽穿都顯時髦。
Margiela還有一雙分趾芭蕾舞鞋姑娘們分享也很多,在社媒還有“後悔沒早買的鞋”的美譽。
它的優勢除了百搭之外,還有“暴走兩萬步沒壓力”,但因為有著相對嬌貴的牛皮革底,因此建議買回來第一時間貼底。至於搭配大家就參考姑娘們的分享就好。
Miu Miu有一雙“醜鞋”今年也是意外出圈,鞋麵采用的是顛覆的植物麵料,有著運動和甜美的碰撞感。
還有一雙看似不出彩的綁帶款也因為吳彥姝奶奶的示範變得歲月美好,原來80歲也能很少女。
大熱了一整個夏天的那雙Prada薄底鞋也在前陣子推出了綁帶芭蕾舞鞋款,跟Miu Miu一樣在製造一種反差感,既特別又“隱富”。
除了芭蕾涼拖,像the row那樣直擊“圈內人”審美的拖鞋也不在少數。比方下麵這雙“知道貴,但看不出來哪裏貴”的BV。
鞋麵是經典牛皮編織,即便有著金屬塗層但如果不懂的人確實也看不出品牌來。
另外兩雙通過特殊設計來凸顯編織元素的拖鞋也非常妙,粗看是較為常見的鞋型,細看便能讓懂品牌的人一眼就產生審美共鳴。
有著異曲同工設計之妙的,Loewe的鵝卵石扣拖鞋也算一個,有人字拖和常規兩個款式,不看價格看起來跟我們日常所穿也並無差別。
Toteme也是““非顯性炫耀”高手,不顯山漏水,但穿出去懂的人一下就能得到身份認同,還是“高性價”的那種。
之前某位奢侈品分析師曾預言“未來將沒有中間市場,隻有超高價與超低價兩極”,the row人字拖的登頂也正印證了這一趨勢。當一雙拖鞋能標價690美元還賣斷貨時,消費邏輯已不再關乎產品本身。
畢竟時尚的終極命題從來不是“買什麽”,而是“你是誰”。誰又能想到有一天人字拖都能成為身份象征呢?
寫了那麽多我覺得我還是默默去淘一雙哈瓦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