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覺得人的大腦就如同一棟深不可測的宅院,我們的過去被存放在不同的房間裏。有些房間隱蔽在看不見的角落裏,有些隻可隔窗觀望,有些仍然虛掩著房門。隻有關上它們,轉身離去,才可以更輕鬆地過好當下和麵對未來。
2023年春節期間的一個早晨,我坐在落地窗前的茶桌前點燃一根沉香,一邊煮著茶一邊在微信裏和一個久別重逢的女友聊天,傾聽她剛剛經曆過的一段傷感情愛。窗外寒風瑟瑟,一片冬日的冷清。她仍然心碎地在那份情感的餘溫中徘徊,而曾經愛著的那個人已經無情地抽身而去。
我打開油管,為她放了那首Sara Kays的 "Remember That Night記得那個夜晚嗎?" 那個年輕的女孩子在黎明來臨、旭日東升的清涼風景中邊走邊唱:
The day after you said goodbye 說分手後的那天
All I did was lay in bed and cry 我所做的隻是躺在床上哭泣
But after one month, I started to move on 但一個月後,我開始走出來And after two, I felt alright 兩個月後,我感覺好起來了
Then three months in, you were off my mind 三個月後,你離開了我的腦海
And month four and five, I was living my life 第四個月和第五個月,我有了自己的生活
I was better and didn't have to try not to think of you, 我感覺更好點了,不再必須努力才不想起你
'til you reached out 直到你聯係我
And said, "Remember that night?" 並對我說:“還記得那個晚上嗎?”
……
Sara Kays的眼神思緒萬千而克製。我喜歡那淡淡的唱腔、平鋪直敘的味道。在冷風中散去,化作無影無形的憂鬱彌漫在空氣裏。這就是所謂的時過境遷吧。
我知道這個時候我對我的女友說讓她停止想念過去和那個人,move on, 對她來說是一件心不由主的難事。昨天在三聯生活周刊裏讀到一篇文章《美好的愛情,不一定非得有美好結果》。在這個科技日益發展、全球化普及的時代,連短視頻都成了最時髦的事,而短暫的兩情相悅也可以應聲而起被算作是合格的愛情了,“成為一段封閉時光中的特有回憶”。我不知道現在流行的這個價值觀,是不是會幫助她快點走出情感的餘溫。可是,一段愛情帶來的傷害,確實可能會在一個人的意識裏永遠留下疤痕。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也曾好奇過,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說,在一顆心被粉碎和踐踏之後,所有那些可怕的、不好的、非常糟糕的感覺究竟會持續多久。就是說,一個人到底需要多長時間才可以消化掉一段痛苦的經曆而重拾繼續上路的情緒。研究表明是三到六個月,就像Sara Kays唱的一樣。一個人可以在幾個月內忘記愛過的一個人,如果是婚姻配偶,時間會更長些。但事實是,具體到某個人,很難說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真正走出來。可以是幾個星期,也可以是幾年。對於那些愛到刻骨的人,不是那麽輕鬆就可以放下的,可以想象會是一條漫長的旅程。
這些年我在生活學到的最大體會,就是無論在一段感情裏還是之外,保有自己的生活和獨立人格,會在人生昏暗的時刻起到很大的作用。因為你就具有了為自己點燃一盞燈的可能。
曾經看過一部電影《獨自等待》。繁華都市之中,年輕的陳文愛上了一個夢想中的漂亮女孩子展開約會和追求,沉浸在兩個人之間的曖昧裏無法自拔。故事的原委其實很簡單,就是有人想要高攀,但是對方不想低就,而化學反應也不夠強烈來擺平高攀和低就,所以交往的期間陳文總是鬱悶和期待著。至始至終,愛情都是陳文一個人的心理戲,讓人悵然。其實經驗多的話就知道,情人之間的關係不明朗、充滿了曲折和曖昧,就還是緣分不夠或者愛得不夠深。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把這段感情存檔,然後起身前行。當然如果心甘情願,也可以繼續拖著。就是會耗費時間,而時間是戀愛的最大成本,而且是單向的。
如果起身前行,也不用刻意去忘記過去的某個人或者某段時光。隻要敞開心扉,就會有機會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獨自等待》的片尾,追而不得的陳文也終於感受到了身邊另外一個女孩的愛情。而Sara Kays,也邊走邊唱地走過了黑夜。
人的一生,也並不隻有男女之愛值得留戀和交付時間。所有的人情溫暖都是美好的。所有的生活內容都是我們的陪伴,就如同現在的我,很多年了都在一個人的世界裏安頓著成長著,沒有遺憾沒有不滿,隻有欣慰。當然我有時候也會想,如果有一天我會遇到一個Mr. Right而重得愛情,那便會是錦上添花。總之,當我們漸漸變老的時候,去那所深宅開啟那一間間房間裏的記憶,會在百感交集裏感到欣慰的。
文字完
Home blog: http://blog.wenxuecity.com/myoverview/13/
關注公眾號 [ 人海歐洲 ], 閱讀一個中國南方女子二十年歐洲旅居生涯沉澱出的經曆、視角、洞悉、生活方式和品味、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