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詩詞遇見漢服:詩裝國家專利,把文化穿在身上,讓詩意飄滿襟懷

來源: 國際講詩 2022-10-25 22:35:1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808 bytes)

漢服,相對於西洋及其它民族,是指漢民族傳統服飾,也稱為漢裝、華服。最基本特點是交領、右衽、係帶等。從《易經》裏的“黃帝、堯、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可以看出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定型於周朝,並通過漢朝依據四書五經形成完備的冠服體係。《春秋左傳正義》裏說:“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可見漢服是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曆史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係,並且它還通過華夏法係影響了包括諸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在內的整個漢文化圈。

傳統漢服從黃帝即位一直延續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後來在滿清政府“剃發易服”的運動下,漢服受到空前抑製直至消亡。近些年隨著華夏文化複興的大潮風起雲湧,以複興漢服文化為主旨的“漢服運動”成為大潮中的一道奇景。

解放後大陸最早引起媒體關注、並被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的,是2003年11月22日民間人士王樂天第一個身穿自製漢服公開走上街頭引起社會轟動的事件。當時可不像現在,漢服對於那個時候還是一個極尖銳的小眾,很多沒有文化的老百姓甚至以為那是日本和服而衝著王樂天罵“八格牙路”。更早的,如民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中國新文化運動倡導者之一、語文改革活動家、文字音韻學家錢玄同先生,在出任浙江軍政府教育司科員時,就曾穿上自製的“深衣”、“玄冠”,腰係“大帶”前去上班;而國畫大師張大千也曾身著中國傳統的寬袍大袖遊曆歐洲;民國時期的儒學家夏震武晚年則更是束發古裝,足不入城市,以華夏遺老自居。在大陸文革時期,台灣當局於1968年至1969年,曾參照《宋史》、《明集禮》、《南雍誌》、《三禮圖》等製定中華民國祭孔冠服,對漢服運動的發展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時至今日,漢服文化由雨點到大雨、由溪水到洪流,已是蔚然成風之勢。

但是由於文化語境、社會語境和百年前、千年前相比,畢竟已經大相徑庭,所以任何文化複興,都必須帶有當代文化創意的解讀,必須要結合當代的文化語境、社會語境以及世界語境,把傳統文化和當代社會、當代世界有一個“軟著陸”的接觸點。具體說到漢服,就是你不能穿出去讓所有人感覺是“演員上街”,不能把舞台上的服裝直接硬插到現實裏 - 除了個別特殊場合。所以要做到既尊重傳統又尊重現實,新漢服的概念是一個切實可行的方向。所謂新漢服,簡而言之是一種傳統文化和當代語境相結合的創意漢服,嬉而言之是指能穿得出去的漢服。現實中大家也都是在朝這個方向篳路藍縷,終見曙光。

服裝遇到茶催生出茶服,遇到禪和合成禪服。遍覽百態漢服後,便會發現把原創的完整詩文和服裝結合,無論是古代還是當今,都鮮有典例,更無稱門派,可謂一個新的方向,我們暫且把這種新漢服類別中融合了詩歌的服裝稱為:【詩裝】。

諸如小篆一類的字體形式最適合來展現文字內容,並和新漢服前襟下端中國傳統雲紋圖案完美融合。遠看,篆體詩紋和雲紋圖案水乳交融渾成一體,正好體現“不二”的禪意。隻有走近了,才隱約覺得是文字,但又不能確切辯釋所有內容,反而體現了玄妙意境的朦朧美,符合中國傳統內斂含蓄的審美定式。倘若一眼認出服飾上的文字,整個詩裝的格調便偏俗了,如同清兵服飾背後那個大大的、俗不可耐的“兵”或“勇”字,就不是文化服裝了。比如如下幾套詩裝漢服:



詩裝之一的詩聯內容:“蒼雲迷過客,圓月照歸人”



詩裝之二的詩聯內容:“琴有鬆風聽古韻,茶無心念起真香”

雖然把個別文字和服裝結合,古也有之,今亦耳聞。比如據中國新聞網報道,2011年在台北市第七屆漢字文化節上,由台灣實踐大學服裝設計係及輔仁大學織品服裝係師生共同參與、由知名服裝設計師陳季敏擔任創意指導的漢字服裝秀,在台北孔廟舉行。但他們隻是把漢字詞語、甚至單個漢字設計創意在服裝上,更多的隻是取漢字之形當圖案使用了。而我所推崇的是把原創的完整詩文和服裝結合。





顯而易見,一首詩、一副楹聯,比一個字、一個詞能承載更多雅文化的能量在裏麵,彰顯更高的意境於其中。而且把人的名號或企業的字號,嵌入一首詩或一幅對聯當中,也比幹巴巴地把這兩三個字繡在服裝上,能承載更多的信息和內涵。同時也是一種嵌名式防偽手段,因為創意詩聯是有文字版權的,倚仗版權保障,也限量了這種新中式漢服風格的【詩裝】獨一無二的殊值性及收藏價值,滿足了少數追求個性和唯一的高端成功人士及收藏者的極品需求,商業價值和市場前景自不必說。

中國的文字本身就脫胎於圖案,設計上如能做到字如畫、字如圖,用古代的小篆、大篆、甚至更古的甲骨文等形式來體現定製創意的詩文,毋庸置疑可謂是一種真正的中國創意。當然得確保創意的詩詞“達意入境”,而不是采用那種俗不忍睹的“幹部體格律”、“退休體詩詞”來使得整個詩裝漢服文化掉價。

注:【詩裝】這種文化漢服的新理念是筆者在2015年首次提出的,相關的闡釋性文章先後在瑞麗網、光明網,及《今日頭條》等媒體上被轉載。

此文亦為跨界創意師、文化監理師黃胤然新書文章之一。
 




黃胤然(huangyinran001):文化監理人、跨界創意師;首部文化監理書《文化監理、優化與創意》、《中土列仙傳:隱者無敵》電影劇本作者;詩裝漢服國家專利發明人。

雙章書法、胤然體歌詞、詩裝漢服、寫意音樂劇,文化監理、文創監理&優化、文字監理&優化等文化概念首倡者。

時任蘇州鹿山書院、臻諦書院®院長、《境界》雜誌主編、媒體專欄作家,中國詩歌學會、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歐美同學會會員,惠風詩社首任社長。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好漂亮 希望能擁有一件! -burpeejump- 給 burpeejump 發送悄悄話 burpeejump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7/2022 postreply 20:52:2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