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聽風雨——永遠都要找到值得反抗的事物

本文內容已被 [ 立 ] 在 2021-07-16 20:30:25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Judy 曾在專訪中說:「在當時,永遠都找得到值得反抗的事物。」

 

 

1960 年出生自英國東南邊的 Surrey 郡, Judy Blame 本名為 Christopher Barnes,因癌症逝世於 2018 年 2 月 19 日,得年 58 歲,過去是名服裝設計師、造型師以及視覺破壞者,他會從泰晤士河打撈起各種垃圾,如銅板、骨頭以及廢棄的陶土管線等等,加上自己擅用的鈕扣與針線,重製為獨特且前衛的配飾,可稱是今日垃圾時尚(Trashion)的先驅。英國《Vogue》報導,Kim Jones 更稱 Judy Blame 為「成就英國時尚的無名英雄」,足見他對英國整個時尚進程的影響力之大。

「這個嘛,我從未受過設計訓練,沒唸過時尚學校——龐克搖滾就是我的訓練。」Judy Blame 曾在《AnOther Man》專訪中如此說道,「因為先前沒受過相關的設計訓練,所以我沒有包袱。」

 

1960年代的朋克

 

2020年代的朋克

 

 

我認為:我們要永遠去尋找值得反抗的事物。

從1960年代到2000年代,我們可以看到朋克已經商業化。今天人類一切都商業。品牌。買賣。其實,今天人類已經沒有欲望了。

所以,我們還是靜下心來看看立的且聽風雨。

 

怎麽樣大家看到了嗎?立畫的好不好?你們憑良心說說吧。

 

繪畫評論:且聽風雨

*

我一直很喜歡大衛·霍克尼的版畫。我感覺他的版畫中有一種東方的禪意。像他畫的風,就是被風吹散的幾頁紙,正從天空翻飛著飄落,但紙上的畫著畫家的畫,畫麵下麵有兩個路標;或者窗前一隻細長精心繪畫的純黑色筆筒,背景是用細線草草勾出的窗外樓房的輪廓,樓間的通道上有一個模糊的人影正走進大樓,就要消失。不久前又看到他畫的《雨》,那是一幅藍色石版畫。這幅畫似乎並不是禪的風格。但讓我產生極大興趣的是,他用白色細線畫的雨滴滴到水麵濺起的水花,一道道細斜線代表雨,m形的細弧線代表水花。那時,屋子裏如此安靜,外麵天有些陰,我忽然很想畫一畫雨,於是就隨手在本子上畫了幾幅。這樣,在我的筆記本裏下起一場細雨,我聽到了一滴雨滴落到水麵的聲音。

後來依稀記起,好像以前在浮世繪中見過這類用線條畫的雨。我想最早用線條在山洞的石壁上畫出栩栩如生的凶猛動物的遠古時的那個人,他一定是一個天才;而第一個用線條畫出一場雨的人也是一個天才。但隨即一思考,又想到這樣的觀點也是一種執迷。因為這個世界上每個時代每個地方都會有人在某個時間有衝動想畫出一場雨,而他們中總會有一些人真的就去畫了,而那些畫畫的人中總有人會想到,有意無意之間,用線條抽象的畫出一場雨。

不僅僅是畫,還可以是用聲音、文字甚至舞蹈來描繪一場雨。上古的商朝,人們為了祈雨會在桑林跳舞,這些都是非常抽象意識的,它使得我們脫離了我們生活的現實的真實的世界。這些人都是天才,他們有著一種天賦能夠看到世界的形象後麵的東西。過分強調這樣的行為在時間上的先後又有什麽意義呢?就像今天我們過多的談論一幅畫的好壞、成敗或價格,對於我們個人有多少意義?這些都是一種癡迷。畫出雨滴落入水中的一刻,或者用文字書寫心情,或者歌唱,這些都是他們的一種激情,而且是一種行動。這種行動本身比好與壞與成敗更有意義。因為,這才是藝術的本質。為了去畫一幅偉大的畫而畫永遠是可笑的,而試圖去畫出心中的雨聲時,是非常抽象的,也總是好的。

 

*

醒來時,我正靠著床頭。現在我聽到外麵的雨聲。雨滴打著院子裏的那株海棠花。那雨聲濕漉漉的,滴滴答答,每一聲都像是一次寂滅。我想象著那灰飛煙滅的紅。那株紅豔的海棠現在在雨裏一定渾身濕透,這晚秋夜半的雨聲也是濕的。我下了床趿著鞋走出屋子。外麵陽光刺眼,夏日正午的陽光過於明亮,但缺乏生機,仿佛讓世界靜止在白熱、耀眼的光中。院子裏寂靜無聲,那株粗壯的老槐樹枝葉茂盛,正午每一件事物都一動不動停在原處。這時,我醒來,正靠著床頭,屋門敞開著,我側耳傾聽院子裏的動靜,如果有人敲門或許是白居易在午間來拜訪,也許是蘇東坡。已經是春天,人們都按捺不住想走出來。但是沒有人知道我住在這裏,曾經一個人聽一場並不存在的雨。

 

*

我很喜歡我畫的這幾幅雨。我喜歡它們的線條的簡潔和稚拙,喜歡這種抽象表現出的形象和形象中蘊含的抽象。這些極細的線條甚至可以看成一種文字。相對於那種經過訓練的嫻熟的筆跡,我更喜歡這種未經訓練的隨意的筆跡。

從沒有想到有一天會在本子上信手畫出一場雨,聽我畫出的雨的聲音。這於我實是一種解放,而非學畫或習畫。同時,我也意識到已經有很多年沒有聽過雨了。然而,這些年裏風風雨雨四季不斷。記憶中聽雨還是在很小的時候。那時下雨天躺在被窩裏,一邊聽著外麵的雨聲一邊睡覺可真是感覺極美的享受。最好是晚秋,這樣就可以躺在暖烘烘的被窩裏,那時的被子都是用棉花做的,很實,蓋上後沉沉的壓在身上,便感覺格外暖和。那時屋子裏很冷清,屋外漫天陰雨,雨聲響在屋裏,似乎屋子裏的空氣都是潮濕的了。孩子對於世界充滿好奇。夏天的電閃雷鳴會讓他們害怕的顫抖,但大雨、大雪又會讓他們興奮的手舞足蹈。那些都是第一次畫出的線條和色彩。

聽風聽雨都是心境,總需要一些孤獨和寂寥。聽雨的妙處在於置身於一場雨外,旁聽旁觀。人在風雨中是不能真正聽到風聲雨聲的妙處的。

聽、看、觀,真有意思。聲音似乎有著一種奇異的性質。唐詩裏描寫畫麵的文字遠較描繪聲音更為豐富、精彩。語言的本質是聲音。可人們又更相信視覺。眼見為實。似乎看到的才是真正的有形之物,才是真實。聲音隻是一種虛幻。而文字則是聲音與圖像的結合。不過,有形之物和所見之影可能都隻是表象,所以佛家要講觀。即破除表象,看到本相。

這樣想來,觀音實在是一個意味極深長、極奇妙的詞語。

如能觀音,便能破除表象對於我們的迷障和束縛,那麽何時不風雨、何物不風雨呢?但心境耳。那樣,我們也就能畫出這世間更抽象的風雨,看到這世界更抽象的樣子。

 

*

隻因人坐在寂寞的深處,於是看到風聲雨聲。
細聽風雨,靜觀世音。
享受一個陰鬱的好天氣。

 


2021/03/0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