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藍黑
我曾注視鮮花間一隻蝴蝶降落,
徐徐停駐於美麗花冠,
那披紛色彩漩渦的中心
有靜立不動的時光,
一對深藍的大翅膀
豎立著,指向天空,
在晨昏破碎的斑斕裏:
那時,地獄之火在我們周圍燃燒;
毀滅之神在小口啜飲他的甘露;
紅色的烈焰燒灼著我們的身影,
但我們不痛;
也不畏懼。
後來,那對藍翅膀
開始扇動,
蝴蝶起飛了,
在夕陽帶去遠方的黎明
留下滿天的霞光裏
迎著即將來臨的深夜
起飛了,攜帶著你恣肆的美麗;
地獄之火那時在我周圍燃燒;
毀滅之神仍啜飲著他的美酒
不慌不忙,神態安和;
還有水中,一朵,藍色,發亮的,水仙花。
那天在夕陽燃燒的傍晚在四下蔓延的火中,
我們起飛了,
迎著夜色漸強的風暴,
如果夜晚注定要降臨於我們,
而我們注定無處可逃。
立
2019/10/14
塞尚的聖維克多山和杜尚的尿 盆
塞尚的聖維克多山
當年我買過大約五、六本塞尚的畫冊。在我喜歡的畫家中,塞尚的畫冊是最多的。這些書有的很小,可以隨身攜帶;有的當然很大,但在寫這篇文章時,我才意識到也沒有太大的。那些畫冊你知道,它們有很多都是超級大塊頭,放在圖書館裏就像走進了超市的籃球運動員,當然,也沒有大到需要扛著或兩個人搬到你麵前,我在小說裏倒寫過一個人走在一本書裏。意識到這一點頗有意思,或許它說明塞尚在西方也是較為小眾的,不像梵高那樣流行。塞尚需要理解。理解塞尚需要時間和一點點小努力。然而,當年在塞尚還在巴黎郊外默默的畫著蘋果的時候,巴黎的許多後來的大畫家對他就已經非常尊重了。高更曾經因為得到過他的一幅用厚厚顏料堆積的小畫而珍愛不已,畢加索更是把他視為成神,稱塞尚是“我們所有人的父親”。買了好幾本塞尚的畫冊一個原因正是對塞尚繪畫的不理解。那時我還去讀過一些比較專業的評論。當年在我買的塞尚畫冊中,有一本畫很少大部分都是文字分析,這倒並非是我的初衷,隻不過是當年我在亞馬遜購書時犯下過的諸多美妙的小失誤之一。不過,看看這些專業的評論是有益的。文字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我們看一幅畫、聽音樂,如果最終不能轉化為外在或內在的文字,那麽終究隻是一種感動而非覺悟。這像吃藥,我們讀書、看畫、聽音樂,都像是吃藥,隻有當轉化為我們內在的文字時,病才好了。當然,如果吃錯了藥,病可能加重或又添了新的病。比如,這部書中有一章就專門分析了塞尚繪畫的筆觸,這讓我受益匪淺。後來我知道了去看繪畫的筆觸。我曾經用鉛筆臨摹過塞尚的一幅自畫像,衝動就是源自他的這幅畫的筆觸給我帶來的震動。總之,之後我開始注意繪畫的筆觸,當我開始注意繪畫的筆觸時慢慢就知道了筆觸的豐富和優美。有一次在悉尼我看到一個業餘畫家在畫畫,我發現他的筆觸幼稚;後來,在國內的某個深山的村落裏我看到幾個藝術院校的孩子在畫一副農家庭院裏的石磨,我發現其中一個孩子的筆觸利落很專業,但缺乏吸引力;而另一個卻有某種個性的東西,她的畫剛到中途但那畫麵已經有一點點讓我感動了,我知道她畫的並不是那副石磨。觀看之道。在悉尼我大概有一年半的時間自學繪畫,結果當然你已經知道了,世界上並沒有因此又出現一位傳奇的繪畫大師。沒有人能毀滅奇跡。我意識到畫畫需要大量的基本功訓練,並且我發現它並不能表達我內心那些想要表達的東西。當然也意識到沒有繪畫天賦。我真的沒有繪畫天賦嗎?總之,自知之明也要需要智慧的幫助。大約一年半以後我就不再畫畫了。世界上於是又多了一個放棄的人。他們成千上萬分分秒秒在某個時刻決定不再做某件事情了。可是當時我已經買了很多各種規格的鉛筆還有一些炭條、本子等等許多繪畫的材料。《紅樓夢》中曾經談到傳統中國傳統繪畫所需要的工具,寫的林林總總的,曹雪芹似乎也精通繪畫。然而,和西方繪畫相比中國繪畫的器材還算少呢。西方繪畫需要的工具多到驚人的程度。所以,我還是喜歡書寫,寫作是平等的,寫作最簡單也最自由。言歸正傳,這段畫畫的經曆對我理解繪畫是有益的。比如,過去我也不理解馬蒂斯的素描,尤其那些用木炭畫的粗線條畫的人像。我在一本畫冊上看到作者說,幾乎所有的畫家都認為馬蒂斯是最好的素描大師之一。等我畫了一段時間後,有一天忽然感覺到了馬蒂斯的線條的優美。尤其美妙的是,那線條的筆觸中似乎有著中國書法的神韻。是的,那些大師僅僅是筆觸就足可以讓人著迷,就像文學中的文字。看到塞尚的這幅自畫像,我想如果用鉛筆一筆一筆的把油畫刷子的筆觸畫出來,那麽僅僅這個過程就將是非常美妙的,你靜靜的坐在那裏在一個星期天的整個下午裏什麽也不去想什麽也聽不見,就是一筆一筆的畫一根根線條,但漸漸的在你的空白的畫紙上出現了一幅畫,這甚至可以稱之為一次創造,或許也可以說是禪修了。當然,用專業眼光來看,我畫的素描都不值一提。但生命的意義應該超越專業,人不應該僅僅成為某種專業的價值。對於塞尚我是經過了一段不短的時間,才開始感覺自己可以理解、感受到一點他的繪畫的優美了。真正的好的作品的美都需要時間來理解來適應。不過,我對塞尚的喜愛也並非都是經曆長久的時間。他的晚年的那些水彩畫,我幾乎是一看到就喜愛不已。那是一種頓悟式的。是的,他用水彩畫出的那一幅幅聖維克多山和那些蘋果、罐子,讓我在看到的一刻有了一種頓悟的感覺,我感覺晚年的塞尚仿佛進入到某種極高的境界中。他的那些聖維克多山變成朦朧的色彩的斑點,具有抽象意味,但又像是美麗的童話世界。
晚年的塞尚一直在用水彩反複的畫聖維克多山。聖維克多山的命名源自公元前102年,羅馬人在山腳下打贏了條頓蠻族入侵的第一場關鍵戰役。塞尚從小就愛這座山,但或許還是塞尚讓她擁有了別樣的美麗。畢加索就是因為那樣的熱愛塞尚的繪畫,他在1958年甚至買下了聖維克多山旁的一座13世紀修建的用於防禦的城堡。在這裏可以望見不遠處優美的聖維克多山,那是塞尚曾經一次次畫過的。《我的名字叫紅》寫出了運用科學透視法在二維畫麵虛構出逼真的三維空間的西方近代繪畫對傳統伊斯蘭世界細密畫的毀滅性衝擊為伊斯蘭世界帶來的文化衰亡的刻骨痛楚,而早年來到巴黎的塞尚卻主動為已經根植西方繪畫四百餘年的科學透視法帶來了一場深刻的大革命。在這裏塞尚的畫作中出現了似乎低級的、笨拙的透視法上的錯誤,使得他的繪畫令傳統的觀者難以愉悅,它們看上去既不真實也不美觀,人們出於常規的審美習慣難以欣賞、接受這樣的畫。而塞尚的探索正是要打破科學透視法在二維畫麵上建築的虛假的三維空間。然而,他為西方繪畫帶來的遠遠的更多,他將西方繪畫帶入了一個藝術家主觀真實的世界,在這裏是塞尚讓藝術家的內心的觀看之眼睜開了。觀看之道對於某些人比觀看更根本。不同的觀看之道將人們帶入不同的世界。於是,塞尚之後的畫家們獲得了解放,但解放也將他們帶入一場更加深刻的危機。毀滅永遠是一個問題。
觀看之道。
早年的塞尚在巴黎不被接受,於是他回到了普羅旺斯的家中。塞尚是富家之子,所以他就安心地畫起了他的蘋果。他不用為生計發愁,這是他和梵高的一個不同的地方。晚年塞尚的那些水彩畫又從二維的世界進入到另一重更高深的境界。盡管後來巴黎的畫家們從塞尚的繪畫中發展出立體主義,但是在這些塞尚晚年的水彩畫中二維的世界也在消失,那些他曾看到的各種形狀和體積正在畫麵裏消融,變成一種抽象的色彩,甚至隻是概念。那些畫了一半停在畫布中的蘋果已經預示出藝術風雲變幻時代的到來和落入危機的困境。塞尚開啟了現代藝術。
1906年10月的一天,塞尚像往常一樣在外麵作畫。但這一天他遇到了雷雨。在回來的路上,塞尚暈倒了,幸好被人發現送回家中。醒來後,第二天他準備繼續作畫,但再次暈倒,從此臥床不起,幾天之後便死於肺炎。
杜尚的尿 盆
杜尚的尿 盆是不可思議的。這是自猶太人書寫《聖經》後人類進行的最神奇的一次藝術活動。對於它的崇拜和輕蔑都不免具有可笑的夢幻的成分。杜尚輕鬆的就結束了古老的傳統繪畫,那個經常把自己幻想成神的薩爾瓦多·達利那個既瘋癲又極為天才的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雖然瘋癲但一直以來都在辛辛苦苦勤奮又老實的畫畫,不錯他因此成為了大師,取得了巨大的名聲,但他並沒有成為神,所以當他看到杜尚隻是擺下一個尿 盆,整個藝術世界就地動山搖徹底改變,隨後,他,馬塞爾·杜尚,成為了藝術史上真正的神時,達利的憤怒和煩躁是有理由的,在《杜尚訪談錄》的序言中他強壓怒火但仍不免怒氣衝衝的寫下了一篇富有性格又十分有趣的怨言性質的序言。序言一開始達利就不無嫉妒的恨恨說:“第一個把女人的臉蛋比作玫瑰花的人無疑是一位詩人,第一個去重複他的人無疑是一位白 癡。”在這篇序言裏他還爆料說:“杜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告訴過我對於大糞製品的新興趣,在這中間,肚臍眼裏的小排 泄物將是‘珍本’。對此我的反應是,我希望能得到從拉斐爾肚臍裏來的真正的排 泄物。”顯然,對於薩爾瓦多·達利來說“從拉斐爾肚臍裏來的”是重要的,而對於杜尚來說,所有的肚臍眼裏的髒貨都是有趣的。杜尚的尿 盆同時開啟了現代藝術的全新時代,讓一些人陷入癡迷,另一些人恍然頓悟。但你很難說清是誰癡迷是誰覺悟。然而,杜尚的尿盆是毫無疑問的,是不容置疑的。它成為了一些人的神器,指引他們走向一場與其說是令人興奮的全新的藝術革命,不如說是一場藝術的深刻的大危機。但奇妙的是,他把一些人變成了他的尿盆的同時,又把另一些人裝進了他的尿 盆。這件神奇的器物明明徹底的改變了藝術,引發了藝術世界甚至我們的日常生活天翻地覆的大變化,但這些裝進了杜尚的尿盆裏的人們就是看不到,他們看不到平凡事物的神奇,看不到事物的本質,也看不到尿盆中世界的風雲變幻,他們隻能非常實實在在的看到這是一隻尿盆,它就是一隻尿盆,其他什麽也不是。
當年杜尚擺出這隻尿盆,後來巴黎藝術學院的繪畫係就關張了。但未來關閉的繪畫係仍然可能重新開啟,具象繪畫仍然在生生死死,新的藝術的傳統仍然可能建立,那時杜尚擺出的這隻尿盆可能就又變成了杜尚擺出的尿盆了。
生存或毀滅,或者根本不是個問題。
有人說杜尚是禪學大師。但我覺得六祖創立禪宗後並沒有引起世界太大的改變,但杜尚上為世界帶來了深刻的、真實的巨大改變。據說在此之前已經有一位女藝術家做過類似的藝術實踐,杜尚或許知道,或許不知道。但如果我們糾結於這類尿盆的首創或署名的問題,就舍本得末了。應該看到的是這隻不過是從近代西方開始的人類轉型在藝術世界裏的一個具有必然性的標誌。它預示的不隻是藝術衰亡或重生,而較之更為複雜和深刻。因為,我認為西方近現代的文化藝術的運動始終是和西方近現代科學的興起發展存在深深的對應的。而無論如何這樣一來,這隻尿盆就一定要由一位法國人在那個時刻放到美國紐約當代藝術博物館的藝術展上。而這個人恰巧就是杜尚。
或許連六祖慧能也不如杜尚更像一位禪宗大師。他從無意於功名,但獲得了難以企及的名聲和地位;他不講學論道,沒有學生,但全世界有無數的追隨者效仿者和反對者;他從不勤奮,甚至可謂懶惰,每次的大作都類似隨手擺弄的玩笑,給蒙娜麗莎添上兩撇胡子就帶來一場革命;他的後半生幾乎沒有任何創作,隻是下國際象棋;他不工作掙錢,收入有限,生活非常簡單,但也從來沒有陷入困窘;他每天在樓下的小餐館進餐,常年隻是要上一小盤不加菜的意大利麵條、一小塊黃油和一點奶酪、一小杯紅酒,每頓飯的費用不超過七八十美分,隻是他每天雪茄幾乎不離手;年輕時曾有過6個月的婚姻生活,然後就離異獨處,直到67歲不再有那些旺盛又拖累人的性欲之時他卻又結婚了,並且一直美滿的生活到81歲生命終結之際;他從不與人爭論,總是心平氣和。對於藝術杜尚曾表白說:“批評家說起‘藝術的真理’就像說‘宗教的真理’,人們就像羔羊似的跟著走。我是不接受這種東西的,因為它並不存在。我什麽都不信,因為相信使人產生幻覺。”然而,藝術和美真的不存在嗎?那麽它們又是如何產生從哪裏產生的呢?相信或許使人產生幻覺,但人生真的可以脫離幻覺嗎?或許對於這些問題,當杜尚把那隻尿盆擺到紐約當代藝術博物館的藝術展上時給出的並不是他的答案,而是關於相信或不相信的一個悖論。
1919年,杜尚的妹妹結婚時,杜尚送給她一件結婚禮物。他讓妹妹把一本幾何學教科書用繩子拴在陽台的欄杆上,讓這本幾何學教科書懸掛在空中,被風吹雨淋日曬,直到書慢慢的被侵蝕,變得殘缺敗壞,最終完全消失。
或許杜尚先生的所有作品都是對於人類智力的一種嘲諷。
或許一切都隻是關於有與無。
但風仍然在改變著世界的形狀
杜鵑花開了布穀鳥在啼叫
三月的山穀
一支杜鵑花開了。
但因為沒有人看見,
所以,她一點也不美。
這個世界,
其實一點也不美。
但那支杜鵑她仍然綻放了,
好像我們一點也不重要。
一年一年,人們把死者
像種子一樣埋到地下。
然後,他們在石頭裏
發現了死去人們的名字。
於是相信
那些曾被他們愛過的仍然存在。
人們仍然在談論著
季節和每一天裏的心情。
一年一年,人們仍然
在尋找著相似與不同。
人們仍然會相愛
仍然感覺在不停的錯過
但沒有人能真正的知道。
石頭裏寫下了所有的秘密。
一年一年,世界
漸漸變成了一種意象,但
風仍然在改變著
世界的形狀。
風將比我們的意象
更長久的吹過。
一年一年
三月裏的一天,山穀裏
一支杜鵑花開了。
又一次開了。
立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