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逢時,我青少年時期剛開始培養美學美感,國家主席劉少奇夫人出國訪問的旗袍-- 轉眼成為她的“罪行”之一,在清華大學數萬人的批鬥大會上被羞辱、被批鬥---隻因她的國際風頭蓋過了黨主席夫人江青-----也許是王光美旗袍的風姿吸引了老毛,邀請她到老毛的專用泳池一起遊泳---而江青沒份,卻記恨心頭。。。江青關進監獄之前,女人穿旗袍在中國幾乎等於“資產階級”或是“反革命”----雖然,顧名思義,旗袍,隻是旗人的袍子,而已。
別看張愛玲嫁過漢奸,她是不理政治的。日本人投降了、共產黨來了,她都沒打算離開上海,直到上海“解放”不久,應邀參加了一次文聯之類的會議,她看到過去穿旗袍的朋友,一夜間,幾乎個個換上了列寧裝和人民裝,唯有她依然穿著旗袍。她才知道,自己與上海格格不入了--於是,轉身去了香港。
香港!----還好,有個地方叫香港。
香港50、60年代街上行走的旗袍女士
張曼玉在王家衛電影中的旗袍造型(張叔平設計)
按模特兒標準,張曼玉身材不屬一流,然而,在電影裏,她卻將旗袍的美韻,發揮的千姿百態卻又自然流暢。她演員的自信和獨特的氣質,是她的整體內涵使得旗袍緩緩生輝,而不是亮麗的旗袍拖著她的身子招搖過街。
如今各地旗袍會和各種秀,東西南北,海內海外,百花齊放,自然也有佳人佳作,但是,大多數不顧場合、濫竽充數,有的還叫人慘不忍睹----為了保護大家的眼睛和精神不受刺激,請恕我不貼圖片了。
還是看看第一位“國母”的另類旗袍風姿吧?-----
最近上海評彈團《四大美女》節目的旗袍
我1979年的第一次在香港大會堂個人畫展上有一幅女作家林燕妮穿旗袍的畫像,不少人與“她”合影,朋友的一位女友要求幫她也畫一幅(下圖)。我從來不要求我的模特穿什麽服裝,因為我相信他們比我更了解自己,尤其是有教養的成熟女性,更清楚穿什麽才能體現出自己最美的一麵和正真的個性。我隻是在繪畫中、交流中、觀察中,試圖將他們的容顏、氣質和內涵用我的眼光和手法表現出來。。。我不知她的年齡,忘記了她的名字叫,不知她是否還在世,不過,她好像還在說著自己和旗袍的故事。。。。

20x30英寸 水彩紙、水彩、彩色鉛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