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詩瑪是中國彝族人,據說江青妒忌她的美貌,迫害她導致她精神失常

來源: 競選 2019-05-29 16:50:5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4198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競選 ] 在 2019-06-02 22:27:58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回答: 阿詩瑪。網上閑逛2019-05-29 16:22:01

楊麗坤悲劇人生中的幾處懸疑
  
  扮演了《五朵金花》和《阿詩瑪》主角的楊麗坤被後人譽為中國的美神,是和西方的費雯麗相媲美的最成功的女演員之一。她創造的金花和阿詩瑪兩個藝術形象,給雲南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而且有理由相信,這些形象還將會在人類很長一段時間中繼續發揮巨大的效益。
  
  然而,就楊麗坤的個人遭遇來說,她的人生卻是一出悲劇。她一生隻演了這兩部電影,在她表演的黃金時期,被迫害得了妄想型精神分裂症,並伴有幻聽。因藥物作用,體重大增,達到180斤,從此告別舞台。最後於2000年死於上海,年僅58歲。
  
   這樣的結局當然讓所有人都覺得心裏不好受,於是就有人追尋楊麗坤的人生軌跡,並且還從中找出了為這出悲劇負責的人和事。在他們的講述中:大原因是文革動亂,在那樣一個史無前例的“黑白顛倒”的年代,國家主席都能被拉下馬來鬥,個把女演員下課當然很符合邏輯;隱含的幕後黑手是曾經當過演員,1990年已經服刑死去的江青,其心理動機是出於嫉妒,一個女人當然會嫉妒另一個漂亮的女人,這可是古今文人們認為萬古不移的人性和真理,更何況那個女人又是欽定的壞人;前台的惡人是青麵獠牙、無惡不作的造反派,也是欽定了的壞人。於是壞人壞事都齊全了,楊麗坤的悲劇故事似乎也就完整了。
  
  然而,作為楊麗坤的影迷,在看了一些介紹楊麗坤的資料後,有一些懸疑無法釋懷,提出來,希望有朋友能解答。
  第一條:楊麗坤在她10歲,也就是1952年就離開家投奔她昆明的二姐家,她的二姐夫叫鄭鈍,是當時雲南省委組織部長,高級幹部。兩年後,進了雲南省歌舞團當演員。然而這個二姐夫在1958年反右時卻被打倒,發配新疆。一年後,也即楊麗坤17歲那年,出演了《五朵金花》。她的二姐夫在此後就再沒出現過了,包括四人幫被打倒,老幹部被“撥亂反正”以後。她的二姐夫是因為什麽原因被打倒的,此後平反了嗎?她二姐夫的遭遇跟她的遭遇有沒有相關的地方?這些我們都不知道。
  
  第二條:很重要的一點,在1977年-1979年的雲南省歌舞團團長張維的回憶文章中,提到楊麗坤在《五朵金花》演出後,《阿詩瑪》演出前,“本來,她幾年前因戀愛受人阻撓,曾一度精神失常,經過住院治療,已經痊愈。”( 張維 (本文作者為原雲南省歌舞團團長,寫於80年代)(春城晚報) )
  這裏可以看出,楊麗坤的精神病史應該追溯到文革發生前也就是1966年以前,原因是戀愛受人阻撓。誰能阻撓《金花》主演的戀愛,不會是她在普洱縣小鎮上的彝族父母,也不會是她已被打倒發配邊疆的姐姐姐夫。
  在另一份背景作者不詳的介紹高幹子女的資料中,卻提到這樣一件事,劉少奇的兒子劉允若曾有一個蘇聯女朋友,結果劉少奇不同意,“後來,王光美發現劉允若看過電影《五朵金花》後對女主角楊麗坤頗有好感,於是立刻差專人到雲南昆明徵詢楊氏的意見,沒想到這位女演員對當國家 的兒媳婦沒有興趣,聲稱已有了男朋友。”
   
  第三條,關於江青反對楊麗坤出演阿詩瑪。按照上海電影製片廠的回憶,當時反對楊麗坤出演阿詩瑪的是周恩來,理由是周總理認為,表現少數民族的影片,主演最好是本民族的演員,扮演阿黑哥的已經是個蒙古族演員,而楊麗坤是彝族,阿詩瑪則是撒尼族的故事,而且楊麗坤的台詞不好,幾乎都是配音。回憶文章說,最後還是“走了後門”,賺周總理看了一次樣片,周總理看了以後,批示“隻此一回,下不為例”。
  至於江青,大概確實說過《阿詩瑪》是毒草,當時她點過名的毒草有很多,我看過她一篇批《簡愛》的影評,非常專業,大家可以看一看江青到底是怎麽看待毒草的。而且當時的文化部曾主張對《阿詩瑪》大力修改,甚至重拍,而江青卻說是浪費錢,一直主張把《阿詩瑪》原樣放映,“供大家批判”。在我看來,對“毒草”邊看邊批判,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可以避免被垃圾洗腦。
  
  第四條,關於造反派鬥楊麗坤。我們知道,當時除了北京上海等幾個地方,全國各地的群眾組織都分成幾派的,而且幾乎所有的群眾組織都自稱自己是造反派,雲南也不例外。在張維團長的回憶文章中,說一派保楊麗坤,一派鬥楊麗坤。了解文革邏輯的人都知道,這樣子一派打一派拉的人,自身肯定是帶有一定政治傾向的,而楊麗坤在文革之初的傾向是什麽,沒有人說過?可以肯定的是,她沒有反毛 ,反江青,反文革什麽的事。張維團長的回憶中說,文革開始不久,楊麗坤病發流落到小城鎮沅江,後來被找回來,病又治好了。回憶中接著說,到了1970年,林彪集團的雲南代理人搞劃線站隊,楊麗坤勇敢站出來指責省委某人,結果被殘酷批鬥。了解點曆史都知道,1970年的廬山會議,正是鬥爭白熱化的時候。
  
  第五條,1972年8月楊麗坤到湖南郴州治療的經過。這是楊麗坤患病以來受到的最好的醫療護理,發生在林彪集團被打倒後,江青四人幫如日中天的一年。湖南郴州是個小地方,但它的精神病院名氣卻很大,1971年8月10的人民日報上報道了一篇專文《靠毛澤東思想治好精神病》,專門介紹的就是郴州精神病院。一年之後,楊麗坤被送到這所全國名氣最大的精神病院,治療了幾年,並且在這裏認識了後來的丈夫唐鳳樓。再後來,他們在上海結婚和生孩子以後,還在1974年,兩次回到郴州繼續接受治療。這段好日子,是誰帶給楊麗坤的,當然不是打倒四人幫後所謂的“呼喚阿詩瑪”。
  
  魯迅的小說《鑄劍》有個很不讓人稱心的結局:造反派眉間尺和黑衣人的頭顱和當權派楚王的頭顱混在了一起,不能分開,糊塗無能的宮人隻好把他們合在一起落葬,結果到了祭祀的時候,隻好一起糊裏糊塗的祭奠。“百姓都跪下去,祭桌便一列一列地在人叢中出現。幾個義民很忠憤,咽著淚,怕那兩個大逆不道的逆賊的魂靈,此時也和王一同享受祭禮,然而也無法可施。”
  
  現在看來,楊麗坤的人生悲喜劇,最輝煌的時刻,最痛苦的時刻,最幸福的時刻都發生在毛澤東時代和文革時期,如果隻把她的悲劇囫圇歸罪於時代,那是葫蘆僧的笨蛋做法。有心人應該把她的悲劇原因的細帳理一理,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http://bbs.tianya.cn/post-no01-369478-1.shtml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