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流壇從未發過主題貼,通常都是看各位同胞分享自己穿衣打扮的體會和照片,非常有收獲。看到夏荷與春華的爭論,覺得她們除了個人穿衣打扮的品味不同外,還可能有地域因素。
在歐洲,日,韓等地生活的同胞們的穿衣打扮和美,加等國不大相同。我生活在北美地區,覺得春華大概也是。這裏一般人穿著非常簡單,隨意,如果不是工作需要,比如,醫生,律師,商界談判,工商企業見客戶等場合都很少穿正式套裝,一般上班族穿著以舒適為主,但不能太暴露,不太追時尚,也不太保守。逛街時許多人都是大T恤衫,人字拖一登就走了。科學家開研討會時也經常見到簡單T恤配牛仔褲,特別不休邊幅的人穿短褲,拖鞋就上台發言了。我工作時見過一諾獎獲得者,一身鬆鬆垮垮牛仔衣褲,頭發也好久沒修理的樣子就上班了。在家裏和健身時也比較隨便。我剛開始上班時常穿著小西服裙,連衣裙,小西裝上衣什麽的。不久就有人私下對我說,怕你不知道,特意告訴你一下,我們上班不用天天穿得這麽正式。
夏荷生活在日本,穿衣打扮多少受當地風俗和審美習慣影響然後形成自己獨特品味,所以對北美這裏的一些人穿衣風格不太認同,可以理解。
接待過國內來訪的朋友,同學,他們的穿著受歐洲,日,韓影響比較大。有許多女同胞出遊也登著高跟鞋,穿很漂亮的裙子,北美這邊出去旅遊就隨便多了。不過大家對美的穿著還是覺得挺養眼,好看的,隻是自己付不了這種穿著打扮帶來的辛苦。
還有就是覺得北美這裏穿衣比較講究場合,什麽樣得聚會該穿COCKTAIL裙子就別穿拖地長禮服裙,穿長了反而讓人覺得NERDY, BORING。
最後覺得有不同見解可以爭論,但一般批評人和被批評的都不要太激動。不冷靜時候說話容易欠考慮,容易走極端,互相傷害。網上發表見解也要本著尊重對手和圍觀的人的原則,批評要實事求是,被批評的人也別過於敏感說話人用詞。現代生活節奏很快,說話選詞不大妥當有時也難免,不要太較真才好。生氣傷身,不符合健身養生的根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