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也有小的好處;老,也有老的長處,對嗎。。向流壇XDJM問好帖~~~~~~)
這故事要從下邊那片紙頭說起。能看出來是啥嗎?
1
對,是一幅畫,印在了一張紙上。這張紙,被墊在我們巴黎旅舍吃早餐時送來的托盤上。
哦 就是餐墊啊,就是一片紙質的NAPPERON,而已。。。
但當時的我卻對著它睜大了眼睛。---- 這是雷諾阿!
這是《遊艇上的午餐》!
--------------------------------------------------
按照我們家LD的說法----我是一個很小兒科,很大驚小怪,笑點和哭點都很低的小媳婦兒。
舉個實例說:不就是發現一張花花紙片,在花花的世界時尚之都巴黎,你將就著住在地鐵邊一個小小舊舊的旅舍裏,侍應生拿一個簡陋的托盤端著三麵包兩果汁一牛奶壺就打發了我們的這餐簡單早飯,你真值得為一張紙片睜大眼發傻?
2
其實LD沒能猜到我這會兒內心的感動,真的沒有。事實是吃完早餐我麵向那位女士發話了:
“MADAME啊,我能留下這片NAPPERON嗎?”
一個人忙碌著一早,光顧沉著臉的這位女士,她朝著我就笑了:“你想要這個?沒問題!跟我來啊,讓我送給你幾張。。。”
騰騰騰跑上樓梯間裏的小廚房,騰騰騰又跑下。“給~~”
。。。。
這就是我們下榻的這個旅舍。七層高的樓房一角,從樓頂上能看到蒙馬特高地白色的令人難忘的聖心教堂穹頂。
3
由一百多年前的CABARET(歌舞廳)改建成旅舍的大廳和飯堂,巴黎人看來這實在是非常普通的一個舊舊的旅舍,在我的眼中卻處處有曆史麵麵有範兒,是充滿藝術氛圍的一個住處,連餐廳裏頭用的紙質餐墊都是用的雷諾阿的名畫。
這真夠讓我讚賞的!
4
(這並不是我說的這家旅館。是沿路順手拍的。。。象這樣帶法式鐵欄杆陽台的旅館在巴黎那真叫一個多)
今天,當我整理旅行帶回的紀念品和各種小玩意兒,鋪開那幾張餐墊,展現那一段記憶,我不由得這樣想:巴黎送給我的最大禮物,最意外的驚喜,大概就是這個小旅舍了~~~
5
就用拍得的一些照片證實一下我的心情吧。
非常喜歡當年的招貼畫 ,仔細看上麵的人物,衣服,發式,神態,環境。。。透出一種當古典和現代交接時期的新鮮感。
6
你知道嗎,象這樣流傳了好久的畫,這兒那兒,在旅舍裏到處都能看到。
7
暗淡的陳舊的這些畫它們並沒有特意抓人眼球,卻同旅舍的家具陳設格局顏色基調配一起,
8
甚至同那個搖搖晃晃的老式鐵籠子電梯一起,促成一種溫暖的氣氛。
手裏沒重物的時候,寧可放棄乘鐵籠子而在樓梯跑上跑下,因給人一種家的感覺。。。
9
我是怎麽會決定住到巴黎的這家旅店的?
沒有人推薦介紹,全是憑著一種預感,看了一點VIDEO,在Google上查一下位置,然後就定了下來,想來還真是慶幸---完全可能後悔的呢。
10
小客廳,有WIFI,客人可以免費上網~~~
老板娘接待生意上的客人也在這兒。
我一邊上網一邊偷著聽她們的談話(嘻嘻),聽她抱怨前一次進的貨(大概是床單)質地有問題,進得太多了。這次換一種希望給個好價格。。。等等,這真是親切,不由想起自己在蒙特利爾這麽多年來相同類型用相同語言做的同樣的談話內容。。。。
11
牆角有古色古香的燈飾一小簇 ,金色葉片有點兒俗,彩色玻璃吹成的各色喇叭花倒是顯得新潮,隻是落滿灰塵,難怪,有好些年頭了!
12
這兒酒吧後邊的牆上,曾經的餐具入了鏡框,這是好主意!既是曆史沉澱又是特別的裝飾,加上配套的框子,居然是銀製的~~
13
關於文字ABSINTH VICHET====
有點好奇,是法國餐具製造商嗎?後來查了,原來是當地產的第一種葡萄酒的牌子!
那麽這些餐具一定是配苦艾酒時候使用的器具了。。。
14
知道苦艾酒傳統的製法嗎?
畫上為ABSINTH VICHET做廣告的這位女子,無論服裝發式還是姿態,都有點誇張有點曆史陳舊感,簡直同酒吧的藝術風格太般配了~~~
15
也是當年留下招貼畫之一嗎?廣告語說的是---- 每星期六都有化裝舞會!
節目多樣,大派對的夜晚啊!
16
老板娘告訴我------一百多年前,這兒曾是同紅磨坊一樣類型的一個很有名的CABARET,也就是小型歌舞廳的意思,名字叫《唐璜》。
17 玻璃有點反光。裏頭有個興致勃勃拍照的人~~~~
後來三十年代大樓改建,就拆除了舞廳,原址改成為旅舍的客廳和飯堂。一直保留著與當年原樣的梨木鑲板,以及舞台裝飾 。。。。
原來是這樣!
18
天花板全部是以花梨木板做的,風格濃鬱。頂棚上,樓道窗口,這些彩色玻璃的反射好似正散發著穿越時代的光 。
19
於是 在這樣的地方早餐,大家都輕手輕腳地來去,氣氛靜悄悄,容易使人心裏湧起一陣聯想===
那畫家誰誰當年也會是這樣,邊吃著屬於他的那份法式棍子和羊角麵包,邊醞釀他的下一個畫作?
(高更,梵高,洛特雷克都是這兒的常客!當然是在他們落魄的時期。巴黎的印象派畫家中,在世時就已獲得極好聲譽的,大概隻有很少的人?比如莫奈?)
20
這旅舍雖說是包早餐的,早餐內容實在很簡單。。。我飯量小又喜歡甜食,所以我沒覺得有問題,而深受糖尿病之苦的LD對這個旅舍的早餐內容幾乎全是甜的就很不很不滿意,嗬嗬。。。
門廳處有壁爐,很精致的木雕護牆板。暗紅色的防火磚上竟有使用過的煙熏痕跡,
現在應該已成為擺設?
21
原來當年的菜單也是可以用來當裝飾的,更何況是餐墊啊。。。
22
房間牆麵仍是錦緞麵料,木窗也沒換新,甚至有帶鐵皮的百葉窗,一切都保留著原汁原味,隻是將浴室進行了全部重新的裝修,從而完成了新舊交替,估計今後也會一直保留,延續這樣的風格下去了!
23
其實常來巴黎的朋友早就在嘀咕了---象這樣的旅舍巴黎太多了。太普通了哦!但重要的是他們,這兒旅舍的主人,他們確實懂得怎樣將過去的風格保存下來,將藝術的內在的魂留下,重建更新當然是必須的,但決不會做得過份新過份亮,給人不真實感,就像我們的這個小旅舍,保留了很多過去的細節,使用的基調就是陳舊的紫色和深綠,然後用橙黃的老式光源映照輔助,給人以重溫舊夢的感覺。
最意外是房間裏有幅油畫很值得多瞧上一眼:19世紀的紅磨坊,真的還是附近的蒙馬特高地
的原址!
觀察街上來來往往的男女,他們的服飾和走路樣子,相信是當時的真實寫照,這幅畫應該是一百多年前的原作,可惜不知道畫家是誰,會不會是潦倒到無錢付入場費,就拿這幅畫來抵數的某位名畫家啊~~~~
24
來一張法國印象派重要畫家的畫作: 《紅磨坊裏的舞會 》作者:Toulouse-Lautrec
他真的曾經坐過我們吃早餐的那個地方?幸會哇....
25
讓我隆重地介紹一下《遊艇上的午餐》這幅畫 !還有它的作者 !
好喜歡啊,喜歡到了印在餐墊上我也不願放過了,我呀我要帶它們回家~~~
26
是不是發覺這幅畫作特別的明朗,美麗,並有著淡淡的暖意?要知道這畫完成於古典主義盛行的19世紀中期。。。。
對光線與色彩的成功處理,使畫麵生出一種異乎尋常的明麗和朦朧,給人夢幻般的美好享受,讓我聯想如果雷諾阿他能活在今天,一定會是一個成功運用光和影的大攝影師!
清新自然的麵貌!一掃當時學院派繪畫的沉悶和嚴謹。
再來看看局部吧:
27
據說這位帶貓的女士是以雷諾阿妻子為原型的。真是膚色新鮮神情生動的一位佳人!
結論:
“為什麽藝術不能是美的呢?世界上醜惡的事已經夠多的了。” BY 雷諾阿
“隻有當我感覺能夠觸摸到畫中的人時,我才算完成了人體肖像畫。” BY 雷諾阿
----------------------------------
簡單說說雷諾阿的特點:
法國畫家雷諾阿(Pierre-Auguste Renoir,1841年2月25日-1919年12月3日)是印象派發展史上很有領導地位的人物之一。由於印象派畫家對光和色進行了科學的研究,因而有時也被稱之為“外光派”,其主要特點是“很快地記錄了不同時間內和不同意象條件下同一物體外表感光的簡略印象”。
他的早期作品是典型的記錄真實生活的印象派作品,如《遊艇上的午餐》,充滿了奪目的光彩。然而到了(19世紀)80年代中期,他從印象派運動中分裂出來,轉向在人像畫及肖像畫,特別是婦女肖像畫中去發揮自己更加嚴謹和正規的繪畫技法。他畫了不少外光風景畫和天真無邪的兒童形象,而裸體與婦女形象占據他一生作品的主流。
雷諾阿出身平民,生在法國巴黎利摩日一個窮裁縫的家裏,早年曾當過徒工,畫過陶瓷、扇子甚至窗簾,所以他的性格氣質都是接近平民的。他從無高傲的表現,對待侍應生們常像對待同等地位的人那樣跟他們說話。他對模特兒的選擇從不過於挑剔:“我隻要有不反光的皮膚就行”,還有就是不要“像上流社會的女士那樣塗脂抹粉的”。
雷諾阿有著健康的趣味,雖在社交場合總是保持著一種沉默寡言、多愁善感的樣子,一副陰鬱的麵孔,可是當雷諾阿作起畫來,他的臉便立刻容光煥發,作畫時他竟會哼出悅耳歌聲。
在漫長的一生中,雷諾阿曾追隨過各種不同的風格流派,有時甚至脫離了良好的趣味和個性化的藝術特色,但他總是能夠重新遊出水麵。依靠他那取之不竭的創作機智,不僅避開錯誤,而且能夠從這些流派當中吸取適合自己風格藝術的東西,這一點是極其重要的。
關於雷諾阿作品的資料,可以從網絡上找到很多。他以“廣角鏡頭”畫的大場麵畫作,清新而自然,是非常受人喜歡的。
-----------------------
我是不是很幸運?不隻是為了那幾張印著雷諾阿名畫的餐墊,而是為了所有的這整個兒的感受。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