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臀的處理露骨(其實是沒有處理),加上兩旁的開裂露出部分大腿,給人風月的感覺,甚至稍帶色情意味。風月場所往往用旗袍大概也是在利用這個特點。”
這是當代等而下之、最粗俗的旗袍樣式。和滿街露胸翹臀的服裝相比,大家難兄難弟,都是時代墮落的明證而已。不過畢竟旗袍也曾經沒有這麽墮落過。民國時期的旗袍和長衫,還總算是有尊嚴的。——這要看老照片,不能看什麽民國劇,包括陳數那部《傾城之戀》的電視劇,我敢說當年的白流蘇一定不是這麽穿衣服的,再破落也還是中產階級的女兒,怎麽會穿這樣曲線畢露的緊身衣?還有《花樣年華》,陳叔平自己都說那是故意做成那樣低俗的風格,竟然紅遍。轉載一個記者的話——
“采訪張叔平的時候,他說《花樣年華》裏的旗袍其實是很俗氣的,因為蘇麗珍不過是小小職員,他就是按照小時候在窗口外走過的阿姐們的穿著打扮蘇麗珍,那時候那階層的女子大概就是那樣,‘你覺得很好嗎?’他問我,且哂笑居然就流行起來,我無言以對。”
我隻是不能理解,如果大家不是滿族人,為什麽要穿旗袍?為什麽對旗袍有這麽深的感情?事實上一百多年來的思想鉗製已經給全國人洗了腦,大家一提到傳統服裝,隻能想到旗袍了。
中華民族的傳統服裝不是旗袍,是漢服,這和傳統禮義聯係在一起,才真正是中國的根。
“自滿清起漢人衣冠文化失落,跟著近代革命如風車連環不停,給了這件俗物崛起的機緣。”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