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藝術創作的指導原則。現代/後現代藝術卸下了指導與教化的功能,而轉向了更崇高的宗教性探索。藝術創作中的抽象要素諸如色彩、形狀、比例、剛柔的調度占了主要地位,以直覺與感性從事創作。作品的好壞沒有客觀標準。能直擊你心靈的就是你心中的優秀作品。我看不懂畢加索,但非常喜歡達利的作品,Figueres的達利博物館強力推薦,那兒還有他設計的珠寶構思奇巧。
文藝複興時期的畫家認為藝術具有愉悅與教化的功能,所以畫作需要理想化的比例概念來表現美感,並且采納了三一律
所有跟帖:
•
謝謝分享!同意!手工畫的功能性在十九世紀後期被攝影和印刷技術取代和超越。後現代,藝術家們越來越著重於個人的內心探索,
-大年-
♀
(254 bytes)
()
04/15/2025 postreply
18:01:00
•
多說一句,關於畢加索,我也不懂
-大年-
♀
(661 bytes)
()
04/16/2025 postreply
09:37:25
•
其實我還蠻喜歡少年畢加索的畫。巴塞有一張他創作的他姑姑的肖像畫
-jzjz-
♀
(290 bytes)
()
04/16/2025 postreply
13:02:29
•
他算是承前啟後的大師,他的繪畫基本功高過了比他更早的印象派裏的很多名家。
-大年-
♀
(0 bytes)
()
04/16/2025 postreply
16:45:46
•
同意!還有達利傳統繪畫基本功也非常紮實。這些當年的先鋒畫家都是在打下良好的基本功後才推陳出新自創一派終成大師。
-jzjz-
♀
(0 bytes)
()
04/16/2025 postreply
17:04:14
•
是的!他們出眾的才華,所處時代的特殊性,和他們在時代的潮頭作出的大膽嚐試和風格發展變化成就了他們藝術史上無法複製的地位。
-大年-
♀
(0 bytes)
()
04/16/2025 postreply
18:0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