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永久性停止向美歐派采購團[zt]

記得前幾年,中國經常有一些采購團,去美國買大量的商品,動不動就是100多億美元.買的不少都是類似於中國出口數十億件襯衫才能換回一架的波音飛機.我的感覺就是向美國人討好,平衡美國對中國的貿易赤字.最近中國又往歐洲派了個采購團.

在中國商品緊缺的年代,有一種職業,叫做采購員.因為商品買不到,緊缺,企業隻好派人外出采購.後來在我畢業之前,這個職業就消失了.反而出現了大量的銷售員.因為商品相對過剩了,基本沒有供不應求的東西.

另外,即使是供需平衡的商品,一方主動上門,不知不覺在談判中就處於被動,而對方不免得意洋洋,處於主動.

中國要買的東西難道隻有美國,或是隻有德國的一兩家企業可以生產?所以中國根本不應該再有任何采購團.如果中國要買東西,搞個新聞發布會,甚至紙傳真發到美國和歐洲,或是日本就可以了.比如要買飛機,限定波音和空客,在某日期前提出報價,不來拉倒.如果波音或空客的人不來,恐怕兩家公司的股東要罵死,工人要罵死.

另外采購團的做法就很不嚴謹,感覺象是散財童子.購買上百億的商品,有沒有可行性分析?有沒有做過市場調查?有沒有做過成本收益分析?有沒有考慮匯率風險?

記得約十年前,中國派了一個美國采購團去買大豆,剛到美國,美國媒體號稱美國因幹旱導致大豆減產,於是大豆期貨價格大漲.中國代表團的一些草包,或者說是土包子就高價買下大豆.中國土包子一走,就說美國大豆產量正常,價格暴跌.後來這些買下大豆的企業經營陷入困境,好象很多破產了.

舉一個日本人的例子.日本資源匱乏,日本人知道,全世界都知道.日本人要買澳大利亞的鐵礦(日本也有新日鐵等大量鋼鐵企業),想出一個好主意.邀請澳大利亞方麵來日本談判,費用全免.去了日本後,開始了長期的談判.日本人想盡辦法拖延.日本人的生活比較清苦,起碼相對於澳大利亞人來說.澳大利亞談判代表很快適應不了,非常懷念本國的沙灘,陽光,夜生活,於是做出大幅讓步,日本人以較低價格買下了鐵礦石.

總之,中國的采購團應該早日消失.

所有跟帖: 

唉,啥時候能同心幹老外,別欺負自己人啊 -12978- 給 12978 發送悄悄話 12978 的博客首頁 (62 bytes) () 02/28/2009 postreply 09:36:4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