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食閣文化

來源: anbrasia 2009-02-26 04:17:4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796 bytes)
工作地點在raffles place,這裏office building林立,每天中午芸芸眾生的生計問題,當然是一大重點。附近的食閣粗略數一遍至少近十家,不得不說新加坡是一個食閣之國。

食閣英語叫做food court,其實就和上海的大食代一模一樣。或者說上海的大食代就是新加坡人照搬過去的,因為不久我在新加坡也發現了大食代。比較高級的食閣,一般開在烏節路附近或者shopping center的地下一層,300-500平方左右大小,中間排放著桌椅,四周都是售賣食物的攤子。每家都會有一種主打菜,我估計食閣的經營者引進攤子的時候,肯定確認過他們的菜單,防止重樣。最最常見的是釀豆腐、牛肉麵,燒雞飯、蝦麵、河粉、馬來飯、咖喱飯之類的,有些老外多的地方會有批薩、三明治、pasta之類的。檔次低一點的則是半露天的,有房頂沒有牆,簡單來說像停車場隔出來的感覺。

我自己中午經常去的食閣一家叫china square,一家叫amoy。這兩家各有特色。

china square算比較高檔,是一幢3-4層高的樓房。地下一層和一樓都是食閣,樓上應該也是餐廳,不過我從來沒有上過1樓以上。因為這裏是室內,有冷氣,所以在天氣特別炎熱的中午我們都會去那裏。高峰是12:30到1:30。很多攤前都排起長隊,而且是越長排得人越多。看來湊熱鬧的特性並沒有被新加坡人拋棄啊。

去食閣吃中飯,必備的武器之一是一包餐巾紙。在找到稱心的食物之前,最好先用餐巾紙占個位置。當然如果你是一個人去吃飯的就不用擔心了。這裏流動量大,一個人的位置到處都是。

找到安身之地後,其次是找食物。基本上來過2、3次對這裏有些什麽就都清楚了。一碗麵價格在3-4塊左右。裏麵不但肉是一片片數好的,連菜都是每次一樣數量。如果胃口大的話,一碗麵是絕對不夠的。

對食閣的攤主們來說,中午絕對是拚命時分。我猜想一天營生的60%-70%都是中午的進賬。所以以最快的速度滿足最多的顧客是他們不變的原則。幾乎所有的菜都是事先燒好的,點完菜後,他們隻需要數4片肉,2根菜、一撥麵然後扔進鍋子裏煮1分鍾熱了以後就ok了。所以對味道要求不能太高,填飽肚子則以。

點菜時,攤主必問的一句是“吃的?打包?“,高級點用英語說就是“eat here? take away”。我第一次被問到時,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買飯我不吃幹麽呢?

Amoy在china town裏麵,屬於檔次比較低,價廉物美的地方。可惜沒有空調,一頓飯吃下來,汗流浹背是必需的。這裏的價格一般在2-3塊錢左右,證明價格是由地段決定的真理。這裏食物的種類、攤子的數量都遠遠超過china square。

在食閣吃飯就是超級沒有情調,連說話都不太可能,因為實在太吵。一頓飯隻能默默,否則就要大喊大叫。

吃完飯,我都會買一杯咖啡帶回辦公室,口袋裏銀子有限自然不能每天去星巴克那種地方喝3、4塊的咖啡,比中飯都貴。所以一般就在食閣裏買上一杯local咖啡。這裏稱之為koppi。koppi O意思是咖啡加奶沒有糖,如果要喝黑咖啡,要說koppi O kosun。可能拚寫有誤,是根據發音猜得。這樣一杯咖啡價格在6角到8角左右,屬於可以接受的範圍。

總體而言,要吃氣氛,食閣是mission impossible。但是吃個簡單便宜,食閣是最佳選擇。

唯一困擾我的是衛生問題。所以食閣的用餐器具都是洗洗就用,據說都不消毒,長此以往,大家不都染上肝炎了嗎?問了幾個新加坡人,他們都說no problem.難道隻是因為新加坡環境清潔,食品衛生也沒有問題嗎?

所有跟帖: 

好文, 不過好吃的都不在食閣 -黑色的公爵- 給 黑色的公爵 發送悄悄話 黑色的公爵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6/2009 postreply 04:21:37

嗬嗬,沒錯,上來就問“吃嗎?”,我剛來時也被問得一愣一愣的, -徐爹半老- 給 徐爹半老 發送悄悄話 (344 bytes) () 02/26/2009 postreply 08:25:27

寫得很好.要配上照片到廚房閃閃保證一片叫好. -DrunkCrab- 給 DrunkCrab 發送悄悄話 (90 bytes) () 02/26/2009 postreply 19:08:33

寫得不錯!溫柔稍頂以資鼓勵! -發表新新主題- 給 發表新新主題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6/2009 postreply 19:28:1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