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為676708億元,首次突破65萬億元,以美元計,亦再次突破10萬億美元大關,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後又一個“10萬億美元俱樂部”成員,同時GDP總量穩居世界第二。
據枕頭財經統計,2000年我國GDP為8.9萬多億元,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2005年,突破2萬億美元;2009年超過5萬億美元。從跨入GDP萬億美元俱樂部到成功突破10萬億美元大關,我國用時14年。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GDP增長6.9%,而在2015年年初的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設定GDP預期目標增長7%左右,也就說,今年完成了年初製定的目標。對於2016年中國經濟形勢,專家認為,今年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但全年仍有望在合理區間內保持基本穩定。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亦表示,2016年經濟增速仍有下行壓力,不過隨著前期大量穩增長政策逐漸釋放效力,同時當前政策力度加大,全年經濟增長很可能前低後穩。
我國人均收入和世界差距有點大
中國人均收入排名靠後。(來源:騰訊財經《枕頭財經》製圖)
中國GDP總量雄踞世界第二,很多人可能會問,中國人均純收入又有多少呢?人均純收入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人民純收入的平均值,純收入是指一年勞動所得的所有收入減去產生這些所得的所有支出。
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人均純收入3677.86美元,人均純收入世界排名99位;人均國民總收入7380美元,排名第60位。2015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21966元,換算成美元為3600美元左右,和2014年處於相當水平。
中金首席經濟學家梁紅認為經過過去三十幾年的發展,中國現在相當於美國人均收入的12%。通過上圖也可以看出,中國人均純收入遠遠低於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人均4萬美元的純收入。必須正視的是,我國人均收入剛剛進入中等收入國家的較低水平,要邁過“中等收入陷阱”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還必須付出長期不懈的艱辛努力。
進入中高收入國家行列尷尬了誰?
圖為我國人均GDP收入走勢。人均GDP不等於人均收入,近年來居民收入占整個GDP的比重也在不斷下降。
2015中國人均GDP為5.2萬元(按13億人口計),約合8016美元,距離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等發達國家3.7萬美元以上的水平仍有很大差距。十三五規劃指出,2020年中國人均GDP將接近高收入國家。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人均國民收入在12476美元之上的國家為高收入國家。
很多專家學者為我國人均GDP進入高收入國家的行列感到無比自豪。不過,網友們卻調侃說,某人收入100萬,自己收入0萬,那麽在平均後,自己的收入就達到了50萬。雖然講得有些極端,但吐槽聲音背後,正是對當前收入差距較大的不滿。
人均GDP和人均國民收入是兩回事。GDP並不會一分不少變成國民收入裝進老百姓的錢包裏。增產不一定增收,國民收入跑不過GDP,在中國是太正常的事情了。因此,雖然人均GDP是7600美元,但人均國民收入卻低於這個標準。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城鎮居民的人均國民收入是5000美元左右,而農村居民的人均國民收入是1800美元左右。如果把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合在一起算,人均國民收入有7600美元的一半就已經很好了。
專家指出,人均GDP不等於老百姓生活水平。人均GDP相當於把GDP平攤到每個人頭上,但現實中是不會存在這種雨露均沾的情況。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工資構成了我們收入的大頭。但在我們國家,工資占GDP的比重也就是20%左右,而這一數字在發達國家是50%。這也是近些年我們為何一直強調,要提高勞動報酬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因為這個數字實在是太低了,沒法說出“毫無違和感”。
何時中國真正進入“高收入”國家的行列,並不是一紙數據就能決定的,關鍵還是要看看國人手中是不是錢多了,貧富差距是否緩和了(形成橄欖型社會),生活質量是不是提高了等等因素綜合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