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本壇樓下討論IRobot, 這個東東現在仿冒品越來越多。N年前我也買過,從美國帶進來的,到SimLim Square再買個110轉220的變壓器用上了。東西是蠻好用的,我認為這東東就應該象洗衣機一樣,家家必備。
那時新加坡市場的價格是美國的三倍,更可氣的是沒有配件,刷子,電池用了幾個月,就要去郵購。
為什麽新加坡市場不流行呢?到論壇上一問,有人說新加坡這麽多女傭,用人工掃得更快更幹淨,為什麽要用機器。
用了一年多後,我們家也雇了女傭,妻子立即把這個玩意收起來,她的理由是這東東噪音太大,掃得太久還掃不幹淨,會吸電線很危險,買配件很麻煩等等。但我知道,她沒有說出來的原因大概與其他新加坡人一樣。
企業雇主都是商人,比家庭雇主對勞工成本更敏感。當勞工價格太便宜時,雇主自然就不願投資於新技術新科技。長此以往,整個社會的生產效率就無法提升,國家失去競爭力。在新加坡建築業,服務業,這種問題非常普遍。
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工廠預製件已經非常普遍,工期比新加坡短得多。即使在中國這種發展中國家,在長沙都出現15天蓋30層賓館,還是9度抗震的設計。新加坡這裏的組屋和公寓開發,沒有任何難度的施工項目,少則2-3年,多則4-5年,因為大量采用現澆水泥和人工裝修。
這些有很多新移民也支持新加坡本地人限製移民的呼聲。但是新移民對限製移民的相法與新加坡本地人有一個根本的區別。新移民大多主張將技術移民與外勞區分,對外勞要嚴格限製人數,同時也提高外勞的基本工資。
而新加坡本地人大多對引進低薪外勞意見不大,他們隻是對餐飲業的服務員不會說英語有意見,對女傭,建築工人,清潔工,船廠這些行業裏成堆的外勞,新加坡人基本沒有意見,認為這些人不會搶本地人飯碗。事實上這些外勞同樣搶了新加坡的工作機會。
新加坡人不在這些藍領業打工的根本原因是工資基本都在1000元左右。如果象歐美澳洲一樣,藍領勞工每個月可以掙到體麵的工資,新加坡人有一半會去搶飯碗的。在歐美請個傭人是叫管家,月薪估計3000美元都不夠,在澳洲一個礦工的年薪20多萬美元。市場經濟下,隻要將藍領工資提高,一些新加坡人的就業意願自然就變了。
不論是在歐美,中國,還是新加坡,在總人口中,必然有相當比例的工作者其實是擅長動手幹活,不擅長白領工作的。新加坡政府一廂意願地要把所有新加坡勞動力都培養成白領。結果相當一部分應該是高薪藍領的新加坡人,幹了低薪白領的工作,他們自已幹得很不順手,極不開心,雇主也對新加坡一些本地白領的工作態度和技能沒有信心,更願意從中國,印度這種十幾億的人才大庫裏雇人。雇主的態度更讓新加坡人覺得都是外國白領搶了飯碗,實際上是引進外勞政策將藍領工資壓到第三世界的水平,導致整個社會勞動力經濟結構失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