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之後中國無文人,文人無氣節

崖山之後文人再無氣節”,蓋因中國自三皇五帝以來無論朝代如何更迭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始終都是中國人,“中央之國”一直泱泱存在,無論如何表述都難改事實與曆史。但氣節問題卻是不一樣的,原因有五:

1、崖山之戰後南朝隨少帝和陸秀夫投海自盡的文人義士逾十萬之眾,被元蒙屠滅的遠超此數,傳統漢文化的傳承者(彼時北地漢人已被遼、金、元蒙統治數百年幾不可能沿革)幾乎滅絕,氣節已在崖山戰後大多投海。

2、元蒙時期人分四等“蒙人、色目人、漢人(北地包括漢人在內的各類民族)和南人(南宋的孤臣遺民)”,百年的統治令氣節已隨生活與生存的環境壓力逐漸淡化,“仰承鼻息”成為了彼時文人不得已的生存之道,氣節在生存麵前蒼白無力得隻能苟延著。

3、盡管朱元璋、張士誠、陳友諒起兵反元但所依靠的還是土豪大族,真正的士族已不成氣候,所以自明以來文人士族多為官家的家奴族仆,氣節也逐漸被奴化,至清代更是發揮到極致,氣節隻能暗地裏殘喘著。

4、宋代的政治風氣很是開明,“不以言獲罪,不因文入獄”是宋代特別是北宋時期皇帝以及執政的官宦集團秉持的觀點,所以即便是如蔡京這般奸臣對其政敵如趙挺之等也隻是將其從政治上打倒而不會從肉體上消滅,所以即便是禦史台的言官“大逆不道”地參劾君上官家或者執宰丞相,被參者也隻是輕的一笑而過、聞過則喜的還會知錯即改,重的不過被謫貶或者被逼致仕,但幾乎從不會害其性命更遑論“誅滅九族”了,當然,“謀逆”除外。但,至元朝以後特別是明清,“政敵”稍有不慎便九族株連一同演出人生悲喜劇,眾文人們為自保也不敢堅定立場,“明哲保身”是金科玉律,“門前雪和瓦上霜”的辯證關係被發揮到極致,氣節被官場政治抹去了棱角。

5、利益的糾葛使得文人逐漸有了自己的圈子和相互依存的團體,便是我等常說的“利益集團”,當這一個個代表不同觀念、不同利益、不同生存方式的集團把思想和觸手遍布整個社會時,文人的氣和節便分解開來,或有氣而無節、或有節而無氣,真正能體現氣節真義的在“5·4”之前十隻一二,反倒是尋常百姓普羅大眾麵前挺起脊梁的闊如星辰,所以欣賞“仗義每多屠狗輩”,此言非貶,乃內心讚頌之語,氣節,被那些文人們嗤鼻睨視的碌碌百姓用熱血和脊梁保存和傳承了下來。

是故,“崖山之後文人再無氣節”,時也,勢也,史也。

大宋帝國的哀歌:

宋朝的滅亡,絕對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改朝換代;而是中國第一次亡國。有興趣的可以查'崖山之後無中國’這句話,真是血淚斑斑的警句。

宋朝覆亡,厓山海戰中國整個精英階層全部殉國,一脈相承數千年的中華文明由此產生斷層,其影響深遠延續至今。

崖山之後,再無中國,這是一個爭議很大的命題。兩宋300餘年,一直都是重文抑武,在軍事上屢受外敵之辱,常被稱為“弱宋”。但全麵的看待,宋朝在經濟、文化、科技、農業、工商業、手工業等諸多方麵都達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巔峰,其成就超過了之前的隋唐和之後的明清,他是中國曆史上唯一一個沒有抑製工商業的朝代,並且極力發展對外貿易。雖然不斷的納貢稱臣,但國庫歲收依然充裕,終宋一世,隻爆發過幾次小規模的農民起義,這應該是有其原因的。漢文明在宋朝時候,領先世界,富有人文精神,科技發達,也具有抵抗精神,在蒙古橫掃歐亞大陸後,獨立支撐數十年。蒙古軍隊占領中國北方時,其種族滅絕手段極為惡劣。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屠城記錄。蒙古屠殺造成了中國北方人口大量減少,其程度令人觸目驚心。在北方有4500萬以上登記人口,而在各地屠城以後,還不到700萬,而且這個數字一直保存到元末甚至明初。不排除有幾百萬人口逃到南方,以及死於瘟疫,饑餓的人口,那麽也至少屠殺了80%以上,據記載,宋人到中原後發現,中原地區千裏無人煙,白骨遍地,井裏塞滿了死屍而水不可飲。蒙古軍隊攻占長沙時嶽麓書院的數百名書生全部壯烈戰死,但3百多年後,崇禎皇帝吊死煤山時身邊隻有一個太監,更別提什麽陸秀夫般的忠臣了…..可以說中國的精英盡喪蒙元之手。此後漢文明再也沒有振作起來,市民社會的發育,新型商業經濟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創新都無從談起,中國喪失了最好的發展機會。雖然百年後漢人複國成功,但繼起的明王朝還是受到蠻族很大影響,大開曆史倒車,無視生命價值,抑製商業貿易。漢人在遭遇北方騎馬民族的重創後,開始變得保守,其統治階級相比較宋朝統治者而言也更殘暴,此後的數百年,麵對外侮,大多數的漢人精神麻木苟且

中國文明垂世而獨立,可以說是除西方基督教文明外最大的原創性文明,在遊牧民族的入侵和打擊下,在南宋末年,崖山之戰後,整體性亡於蒙元,我們文明的發展的積累被破壞,可以說,崖山之後,已無中國。

時常想,古中華遺風,究竟會有何等的團結與彪悍,連相對柔弱的南宋,都有十萬軍民自發跳海殉國,這樣的氣節,何時能再次擁有?

南宋滅亡的時候,日本“舉國茹素”來哀悼大宋的滅亡。元世祖忽必烈因日本此舉,且倭主不來朝貢,造大船7000艘往攻,結果船隊被暴風雨所摧毀,日本人從此將此風稱為“神風”。二戰中“神風敢死隊” 即出自這個典故。明亡後,朝鮮和日本認為中國已亡,日本從此蔑稱中國為“支那”。明治維新後,自認為華夏正統的日本曾打著“攘夷主義”的旗號發動甲午戰爭等對清戰爭。唐、宋、明時作為對中國文明衷心傾倒的兩個附屬夷國,日本和朝鮮至今因還因宗主國文化淪喪而對中國存有偏見。

崖山之後,再無中國

所有跟帖: 

k, 10萬人投海, 有嘛可自豪的? -了於意- 給 了於意 發送悄悄話 了於意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09/2012 postreply 03:54:34

唉... 看來現在的學校真的不教民族氣節了... 田橫五百也是跳海... -臭鼬,花花的- 給 臭鼬,花花的 發送悄悄話 臭鼬,花花的 的博客首頁 (30 bytes) () 08/09/2012 postreply 08:34:3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