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韻》101.《清平樂· 紅箋小字》晏殊

《清平樂(1)·紅箋小字》

晏殊

 

紅箋(2)小字。說盡平生意(3)。

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

人麵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1.  清平樂:詞牌名,正體雙調八句46字,前片四仄韻,後片三平韻。

2.  箋(jian1):小幅華貴的紙張,古時用以題詠或寫書信。

3.  意:此處指傾慕相愛之意。

 

晏殊(991—1055年),字同叔,撫州臨川縣(今屬江西撫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詞人。晏殊出生於一個下層讀書人家庭,他從小聰明,七歲能文,有“神童”之稱。時任江南安撫使的張知白聽説晏殊的名聲後,於景德元年(1004年)將他推薦給朝廷。次年,晏殊與進士一千餘人一同參加殿試,他表現出色,宋真宗賜同進士出身。 晏殊仕途總體上順利,真宗時即任秘書省正字,遷至知製誥、翰林學士。仁宗親政後,愈發受到重用,於慶二年(1042年)知樞密院事進官集賢殿大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正式拜相。晏殊於(1055年)逝世,享年64歲。獲贈司空兼侍中,諡號“元獻”。

晏殊雖被稱為太平宰相,但也不愧是一代名臣。他對於北宋的政局穩定、抵禦外敵以及扶持書院教育等皆做出重要貢獻。晏殊善於發現和培養人才,範仲淹、韓琦、富弼、歐陽修、王安石等皆出自其門下或受其栽培。

晏殊善詩文,尤以詞的成就最為突出。晏殊的詞作,吸收了“花間派”和南唐馮延巳的流麗詞風。晏詞風格溫潤,雍容典雅,語言清麗,音律和諧。有的作品還融入了主觀人生感悟。晏殊的詞,體現了北宋“伶工之詞”向“士大夫之詞”的過渡。雖然他在詞體上沒有重大的創新,但因為其顯赫身份加之一些高水平作品,使他在詞史上的地位不容小視。

據傳晏殊詩文逾萬篇,但今多佚失。有幸其詞集《珠玉詞》尚在,存詞136首。《全宋詩》中收其詩160首。

詩詞作品影響力總體評分: 4.

唐風:我們到目前所談到的唐宋詩家、詞家中,有相當一部分屬於“神童”,他們很小就顯示出超凡的才華,很早就能作詩撰文。晏殊就是這樣一位神童。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晏殊生於於江南西路撫州臨川縣(今江西撫州)的一個普通讀書人家庭。當時的江南安撫使張知白聽說晏殊的名聲後,於景德元年(1004年)將這位13歲的神童推薦給朝廷。次年,晏殊與千餘名進士一同參加殿試。他表現出色,宋真宗賜其同進士出身。

宋雨:靠才華進士及第、入仕做官者並不稀奇。然而像晏殊那樣一生仕途沒有大波折,深受皇帝的恩寵,終生富貴顯赫,能夠在政壇和文壇皆為翹楚者,是極為罕見的。晏殊被人稱為“太平宰相”、“富貴詞人”。你認為晏殊憑什麽做到了這一點呢?

唐風:早有人總結出諸多方麵,比如會說話,行為縝密,遇到波折比較想得開,營造關係網等等。我倒要說,年輕的晏殊說老實話,可能讓真宗對他印象特別好的重要原因,為他的後來的發達奠定了基礎。在晏殊參加殿試、考詩賦的時候,晏殊上奏說:“臣十天前已經做過這些題,請用別的題來試。”他的誠實讓真宗讚賞,加之考得又特別好,所以年僅14歲就被授秘書省正字。

宋雨:另一個故事發生在晏殊二十出頭的時候。有一次真宗問他,我知道朝中官員經常出席或自己舉辦各種歌舞酒宴,據說你從來不參加。你為何如此自律呢。晏殊回答說,不是臣不喜歡宴會,是因為家裏窮,沒有錢辦宴席或準備禮物參加宴會。假如臣有錢,也會去娛樂的。真宗聽到這話,很讚賞這位誠實的年輕人。於是他禦批晏殊進入東宮,做太子趙禎、即後來宋仁宗的老師。

唐風:晏殊一生隻輔佐真宗和仁宗兩任皇帝。他的基礎打得那麽好,而自己又有能力,加之北宋是個穩定繁榮的社會,他怎麽能不“太平”呢?兩位皇帝對他不是一般的欣賞。舉兩個小例子:晏殊20歲左右時,因父親去世,他回到臨川服喪。服喪期未滿,就被真宗召回朝中任職。不久,他母親去世,他請求服喪結束後再任職,不被允許。多年後晏殊做宰相時,他女婿富弼被提拔為樞密副使,他為避嫌請求辭去所兼的樞密使職務,宋仁宗居然不允許。本來,為了權力製衡,樞密使和宰相一般也是要由不同的人擔任。可見他受到仁宗的恩遇達到什麽程度。

宋雨:當然,我們現在談晏殊,不是因為他的官當得順,而是他的詩詞寫得好。他作為高官,借助詩詞所反映出北宋中期的“盛世之音”。晏殊的作品在反映主觀感情與人生感悟方麵有獨到之處。據說晏殊作詩上萬首,但多數散佚了。但他的詞集《珠玉詞》保留了下來。不久前離世的詩詞學家葉嘉瑩先生認為,晏殊在詞史中地位,主要是以名公巨卿的身份創作大量的優秀詞作,帶動了整個北宋詞壇的繁榮。

唐風:是的。晏殊對詞牌詞體的發展並未作出重大貢獻。但他作詞的名聲在士大夫中首屈一指。與他相對應的,是長期生活和創作於民間的柳永。晏詞沒有宏大的主題,也沒有雄偉壯闊的氣派。它們多描寫男歡女愛、春花秋月、離情別恨等。然而,其雍容華貴之氣和精神的追求,繼續著李煜之後“伶工之詞”向“士大夫之詞”的進一步轉變,為宋詞的大繁榮拉開了序幕。

宋雨:這首《清平樂》是一首懷人之作。它上片直接抒情,下片借助寫景進一步抒發感情。盡管有青山綠水,鱗潛羽翔,但主人公書信難寄、情意難達,因而惆悵不已。詞寓情於景,寫得淡而含蓄,感情收斂,是典型的晏殊詞風。

唐風:首句“紅箋小字”中“箋”是指小幅華貴的紙張。有解釋說“箋”是指絹,恐怕是不確切的。那個時代已經能生產高質量的紙張用以題詠或寫書信。至於那個“紅”字,有解釋說是信紙帶紅色的淺格,這恐怕也是不對的。“紅箋”又稱“浣花箋”、“薛濤箋”,是那個時代有名的一種箋紙,本身就是紅色的。李商隱有“浣花箋紙桃花色,好好題詩詠玉鉤”之句。

宋雨:你這個對“紅箋“的考證很好,也回答了我長期的疑問。下一句“說盡平生意”以平淡的筆觸包含深意。主人公在紅箋上密密麻麻地寫滿小字,說盡了傾慕相愛之意。顯然,對方不是普通的朋友,而是真心相愛的人。

唐風:詞的第三、四句抒發了信寫成後無從傳遞的惆悵。這裏用了兩個典故。“雁足傳書” 源自《漢書·蘇武傳》;“魚傳尺素”出自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詞人說“鴻雁在雲魚在水”,表明他無法請它們傳遞信息,因此“惆悵此情難寄。”

宋雨:下闕“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由抒情轉到寫景。斜陽裏,主人公獨自倚靠西樓。舉目遠眺,青山恰好與窗上簾鉤重疊。“倚西樓”強化了孤獨淒清的感覺,但似乎有落入俗套之嫌。然而此處,它引出的視覺效果卻有新意: “遙山”應是象征山高水遠處的愛人,她正與自己(以簾鉤象征)遙遙相對。

唐風:結句“人麵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化用了唐代崔護《題都城南莊》中的“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詞人在末句加入了一點新的內容,暗示曾經與佳人徜徉其畔的小河,其綠水依舊緩緩東流,也帶去自己無盡的思念。這樣的結尾有言盡而意不盡之感。

宋雨:這首《清平樂》通過紅箋、斜陽、遙山、簾鉤等意象,以及兩個常見的典故和對前人名句的化用,營造出濃厚的思念氣氛。小詞寓情於景,語淡情深,反映了晏殊一貫的從容、典雅、細膩的詞風。這樣的風格你喜歡嗎?

唐風:談不上特別的喜歡。晏殊詞裏的愛情不像他兒子晏幾道或者秦觀筆下的那種癡情絕戀的類型,而是較為理性,有時帶著幾分清淡和灑脫。而且他的愛情詞也不同於民間柳永的作品,多了幾分士大夫作品的雍容典雅。這一特點是與晏殊的高官身份和他的自律、理性的個性相一致的。

宋雨:另一方麵,像李煜的沉痛、柳永的落魄、秦觀的銷魂都出自他們實際的經曆和真實的感受,所以他們他們容易表現出真誠的情感。而晏殊詞中的愛情,更像是在想象和“模擬”,恐怕大部分並不是他這為太平宰相所親身經曆的。在讀作品時,“直接”與“間接”恐怕還是有些區別的。

唐風:是這樣。填詞隻是晏殊公務之餘的一種休閑,是他在酒宴席間的一種娛樂。因此,盡管晏殊有精微的感受力和超乎尋常的語言表達能力,但套用王國維先生的概念,晏殊的詞句,還是有些“隔”的。換言之,略遜於真情實感的表達。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