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外號豆腐西施,以愛吃豆腐著稱。我媽跟我說,普者黑的豆腐煲是用南豆腐做的。南豆腐的水分較之北豆腐要多,質地細嫩,所以不適合炒,更適合做燉;而建水的烤豆腐屬於北豆腐,又稱老豆腐 、硬豆腐,北豆腐的特點是硬度、彈性、韌性較南豆腐強,而含水量較南豆腐低,凝固出來的豆腐比較硬,質地也粗糙,切麵不及南豆腐細滑。北豆腐則相對發黃,但鈣含量高。北豆腐因含水量不高,更適合煎和炒。
建水的烤豆腐不好吃就是因為質地不夠細膩,口感粗糙,而且沒有味道,要沾辣椒蘸水,或者幹辣椒末來吃。好在價格便宜,5元10個。我吃了10個,我家西施吃了20個。在建水吃烤豆腐,店家一般會推薦你再點一碗米線一起吃,但我倆因為急著趕路去元陽梯田看日落,所以中午就隻吃了豆腐,先隨便墊巴一點吧,晚上看完日落再好好吃吧。另外,朱家花園的豆腐可能的確和西門【大阪井】的豆腐是一樣的,因為我坐著吃豆腐的時候,來了一位小哥,抗了一大包生豆腐,他是來給店家送貨的。
【大阪井】不在建水古城裏麵,而是在西門外的小巷裏。從西門走到【大阪井】,雖然隻要一兩分鍾的腳程,但是需要右轉右轉再左轉,挺不好找。雲南這邊的包車司機有時候還免費兼職一下導遊,【大阪井】就是師傅領著我和我媽過去的。【大阪井】的確比較大,井口直徑3米有餘。井水冬暖夏涼,甘甜潤口,至今都在使用。我們到的時候,大概有十幾個當地人在打井水,據說大多都是拿去做豆腐的。西門外的街道兩旁,到處都是主打豆腐菜品的飯館,這裏的“板井豆腐坊”還上過“舌尖上的中國”。
看完【大阪井】,我倆就從西門(清遠門)走進了【建水古城】。所謂古城,在我看來更像一條古香古色的商業步行街。從西門通往東門的大道兩側,除了有【建水文廟】和【朱家花園】這樣的古跡景點之外,更多的是飯館,茶館,服裝店,鞋店,和一些賣紀念品的商店。除了商店,還有好多農民在大街兩旁,擺攤賣水果和小商品。我媽花了30元給我買了1斤藍莓,又花了10塊錢給她自己買了4斤的醜柑,從這價格差距就可以看出來,我媽有多愛我。我媽跟我說,這裏的水果賣得比北京超市裏的便宜,但是老農的稱(4聲)不準,看起來多少有點缺斤短兩,但是勝在水果新鮮,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我們後來在【雙龍橋】又看到有老農在擺攤賣醜柑,跟建水古城裏麵的價格一模一樣。
建水古城從西門到東門的距離大概隻有1500米的距離,不作停留的話,20分鍾就能橫穿。我當時在攜程上包車的時候,好多包車團隊都勸我在建水住一晚,說好多遊客甚至要住兩晚。我最後還是頂住了壓力,沒有動搖,前一天住【撫仙湖】,今天直接住【元陽梯田】,【建水】隻是過境,不留宿。如今玩完了,回頭來看,我的決定依然無比正確!從西門往裏走200米,路北第一個花裏胡哨的牌坊就是【建水文廟】了,門票40元,跟【蟻工坊】一個價格。我媽屬於70歲以上的西施,免票,所以我就讓西施一個人進去了。
所謂文廟,其實就是孔廟了。在孔子的觀念裏,君臣父子夫妻,各有其位,等級森嚴,不容僭越,絕無平等之必要,更無平等之可能。孔子推崇君權、父權、夫權,提倡愚忠、愚孝、愚節更是愚民千年。孔子的這種等級觀念逐漸滲透進國人的血液裏,流淌至今,如附骨之蛆,剔之不去。我最看不慣的就是儒家思想裏麵,忠孝仁義那一套了,什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無非是馴化子民的統治手段,糟粕。人生下來就是平等的,孩子和父母是平等的:孩子聽父母的,是因為孩子覺得父母說的對,絕不是因為父母說的話就不能違背;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尊重,父母對子女的好,是要他們覺得好,而不是“父母這麽做,都是為了你好”那一套。
【建水文廟】始建於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已有700多年的曆史。經曆代50多次擴建增修,占地麵積已達114畝,比7個標準足球場還大。其現存規模、建築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僅次於曲阜孔廟和北京孔廟。【建水文廟】主要是個湖區景觀:泮池,古時曾把學校稱為泮宮,校內的水池叫泮池。不過泮池這個稱謂太高雅,也不順口,人們還是習慣稱它為學海,既表示是學校裏的“海”,又寓意學無止境的“海”。在造型上有它獨特的風格,全國各地文廟中的泮池都為半圓形,隻有建水文廟中的泮池為橢圓形,且占地麵積45畝(29700平方米,將近3個足球場大),其規模之大,造型之特別均可謂全國之冠。從我家西施拍得圖片來看(上圖),學海裏有魚。
我家西施逛文廟的時候,我在斜對麵(上圖),免費的觀音寺裏轉了兩圈。我家西施腳程快,人家要逛1個半小時,她怕我等得著急,半個小時就哢嚓(照相)完畢,從文廟出來了。我倆繼續往前走,建水古城連接東西兩門的這條步行街,名叫臨安路。我們先是經過【臨安府署】,這是個古代衙門,跟電視劇裏麵的一模一樣,大門口還有鳴冤鼓呢!再往前走不遠,就是【學政考棚】,這恐怕是所有高考過的人的噩夢,工作了之後,我做地最恐怖的夢,就是夢見高考要重來一遍!【臨安府署】和【學政考棚】我家西施都不感興趣,她種草的是有蘇州園林風範的【朱家花園】。
我發現無論是【建水文廟】【臨安府署】還是【學政考棚】,都是坐北朝南,臨街而建。但是【朱家花園】就不同了,這是私家宅邸,不是公家官署,所以【朱家花園】並不在臨安路上,要從“建新街”的牌樓進去,往裏再走一百米才到。【朱家花園】 是清末鄉紳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有“西南邊陲大觀園”之稱,占地2萬多平方米,大概3個足球場大,比【建水文廟】的四分之一大一點。【朱家花園】門票35元,又是我家西施自己免票進去逛了一圈,我在“建新街”找了一家飯館,坐在門口,邊吃烤豆腐,邊等西施。西施從【朱家花園】出來之後跟我說,這裏有大團來,遊客挺多的。
【朱家花園】是古代豪宅,據說見之讓人想起【頤和園】和《紅樓夢》裏的【大觀園】。光緒初年,朱家兩代人的生意如日中天,士、農、工、商,一樣不差。朱氏家族已經發展到叱吒於整個滇南黑白兩道的巨大家族。其威力足以影響到滇南甚至全省的政治和經濟。有錢了自然要蓋房,當時朱家在建水城內泥塘購地30餘畝(2個足球場),延請能工巧匠,建蓋家宅宗祠。【朱家花園】在建設中十分重視住居與當地自然環境相協調,融為一體。花園內種植有竹木花日,建有荷花魚水池,保留有稻田,使居住融入江南水鄉景色。
現代的建水人就不這麽講究了,無論是【蟻工坊】【建水文廟】【朱家花園】,還是後麵去的【雙龍橋】,附近新蓋的建築物都沒有限高,拍個風景照如果不蹲下來的話,很容易把古建築和現代的樓房一起拍進去。上麵這幾張在建水拍的照片,你沒有看到現代的塔樓和大板樓的唯一原因,就是因為我家西施的攝影技術好。不信你可以往上滾,注意看那個“太和元氣”的牌樓門洞裏,孔子雕像的兩側,是不是一左一右立著兩棟高樓,跟哼哈二將似的?
【朱家花園】距離東門已經很近了,等我家西施吃完豆腐,我倆就從東門出來了,給司機發定位,打電話,結果司機好驚訝:“你們怎麽這麽快就出來了,你們吃午飯了麽?我還沒有吃呢!”我們這位司機最愛吃的就是米線,所以也快,他現吃米線,我們也隻等了他20分鍾左右而已。
等司機的時候,我家西施招呼我坐在石墩上,可惜我穿的白褲子,怕髒,不敢坐,我隻能站著看景。在東門的門洞裏,和兩旁的石墩上,聚集了好多當地的大爺和大媽,有些在打牌,有些在編製工藝品來賣,還有些拿著個紙板,上麵寫著“算命”。我心想,若是這些大爺大媽都能算命了,那我肯定能成愛因斯坦了。
我們的下一站式是【雙龍橋】,開車10分鍾就到了。雙龍橋亦稱十七孔橋,位於瀘江河與塌衝河交匯處,東距建水古城4.5公裏。因瀘江河和塌衝河兩河蜿蜒盤曲如龍,故名。為中國十大名橋之一。我是沒看出來為啥叫雙龍橋,哪裏有兩條河啊,分明是個湖嘛!
雙龍橋北端3孔為清代乾隆年間建於瀘江河上。道光初年,西南方的塌衝河決堤改道至此並匯入瀘江河,使河麵增寬了近百米,當地居民在原來的石橋南端新建石橋14孔,與原有的3孔成雁齒連接,共為17孔,全長148米。另外還在橋上建蓋了3座飛格式閣樓,兩端閣樓略小,居中一座雄偉壯觀,有“滇南大觀樓”之稱。後三閣毀於戰火。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重建三閣。護國戰爭期間北端的橋亭又被毀。現僅存一大一小兩座閣樓。小的那個閣樓在上圖左側,被樹擋住了。
【雙龍橋】旁邊有條公路橋,司機就把我們在公路橋邊放下,讓我們走個50米,上橋,他會在橋的另外一側接我們。跟【撫仙湖】一樣,一到湖邊就風大。我頭發太長,吹得一團混亂,沒有好照片。我給西施照的一張,貌似她很滿意(下圖)。
雲南人民喜歡擺攤,橋南有咖啡攤,還擺了休閑椅;橋中的閣樓裏,藏著工藝品攤;橋北是水果攤。我們從橋南走到橋北,站了一會兒,也沒有看到司機師傅,還是得發定位,他才過來。這一路我倆發現,司機師傅從來不進停車場,除非是免費的停車場。不知道他都躲在哪裏,反正我倆一玩兒完,發個定位,他就能跟土地神仙一樣,忽然冒出來。我們離開建水的時候大概是下午1點鍾,比我原計劃提早了2小時,這樣就給在元陽梯田看日落留足了時間。
更多遊記攻略:https://trips.maplist.org/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