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日記(補遺)中美科技對比

     去年11月初,我去北京某研究院做技術講座(詳見我的博文《一醉方休》),報告結束後,在Q & A環節中,一位領導提問:你能談談中美科技的差距嗎?

     盡管這不屬於我講課的內容,但我當時還是即興談了我的觀點,現根據錄音整理如下:

     這問題和剛剛那個關於股市的問題一樣,都不是我的專業,但我在美生活幾年,稍微有點感觸。

    客觀來說,如今中國的科技水準持續在提高,尤其是在航空航天、高鐵、特高壓等領域,在世界處於相對領先的地位。

   但總體而言,與美國相比,中國的科技水準還是有差距的,這從曆年諾貝爾獎的獲獎名單中就能找到答案。

   我去美國前,與國內一些大學都曾有過研究課題合作,深感國內大學教授們終日受困於科研經費之不足,其實和中國大學相比,美國的大學教授搞科研,同樣也有經費的來源問題,但相對來講,美國政府和民間資本對科技的投入,比較給力,這一點是勿容置疑的。

     我們一般吃瓜者,總是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到獲得成就的科技成果和公司,去分享成功人的喜悅,成功自然是很開心的。

     但在取得成功的同時,美國也有無數失敗者,有些還會失敗的很慘!

     例如:美國同樣是做 COVID-19 的疫苗,我們更多關注的是後來成功的輝瑞和莫多納,這兩家在全球疫苗市場占了很大比例,其股票價格也是維持在較高的水平。但同時研究疫苗的有一家位於馬裏蘭的 Novavax 公司,聽說他們研究出的疫苗安全性更好,他同樣也是投入很多,隻可惜晚了一步,現在疫情也過去了,很少再有人會去打疫苗,結果它的股價直接從2021年初的331美元,一路狂瀉到現在的6美元(如今隻有4.72美元了),前期大量的研發投入估計都打了水漂。

    所以說,正好比,世界冠軍隻有一個,而冠軍背後有無數默默無聞的犧牲者。在科研方麵也是一樣,每一個成功者的背後,有很多個失敗者,這就叫風險投資!我女婿有個朋友,前些年就自己創業,搞科技開發,他認為我投的這項科技會出成果的,但最後卻失敗,公司關門大吉,重新走上打工之路。 

     所以有成功就有失敗!而我感覺失敗肯定比成功的多,這是毫無疑問的,但美國人他就是不怕失敗,所以前赴後繼,生生不息。

    說到科技實力,我覺得美國人天生就有冒險精神和創新精神。這一點無容置疑,我們以馬斯克為例就很清楚,你完全無法想象,一個堂堂大國的 Nasa 可以把所有的火箭發射任務,全部交給馬斯克的私人公司去打理,結果他硬是幹成了!當然中間,他也經曆了失敗,據說他勵精圖治了十年。馬斯克除了飛船和電動汽車外,還有很多其他的科技產品,我們國內也肯定有報道。

    據說他有個地下挖隧道施工的技術,現在絕對很領先的。他還在 AI 機器人的研發方麵,也是很有進展,我在美國看到過相關報道,說他已經研製成功了機器人,將來可以進入家庭,為你做家務,你隻要設置好程序,就能把家裏所有的活,全幹了,因為它的機器人結構已經靈活到這個地步了,我對此很有期望,將來自己老了,生活不能自理了,或許去買個機器人就解決了。:)

     當然,這些科技創新,你現在想,可能隻是個傳說,但千裏之行始於足下,特斯拉剛剛開始時,人們無可想象,怎麽電動汽車可以搞成現在這個規模?

     最後歸納一下,在美國,科技創新無時無刻不在發生,它就是有這麽一個機製,為什麽那麽多人失敗,照樣還是有人去搞科技創新,因為一旦成功,它會完全改變你的人生,不要說他拿個諾貝爾獎,僅僅專利轉讓的錢就是不得了的事情。

    我覺得我們在不妄自菲薄的同時,應該正視中美科技的差距,尤其是美國的科技創新機製和能力,確實值得我們推崇。

    以上是我去年11月的發言錄音,純屬即興發揮之一孔之見。

    祝大家周末快樂!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炒股票不容易。 -曉青- 給 曉青 發送悄悄話 曉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6/2024 postreply 09:01:08

完全正確 -laopika- 給 laopika 發送悄悄話 laopika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6/2024 postreply 09:26:19

皮卡兄好文。科技創新需要風投,國外風投機製成熟,國內風投比以前要好,但還是有點急功近利 -ToClouds- 給 ToClouds 發送悄悄話 ToCloud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6/2024 postreply 10:03:04

急功近利的一個惡果就是粗製濫造:) -laopika- 給 laopika 發送悄悄話 laopika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6/2024 postreply 10:33:38

台灣人投資還高一籌,雅虎的楊致遠投阿裏巴巴,曾獲1/3的阿裏股權,取現後,阿裏也不行了:) -AP33912- 給 AP33912 發送悄悄話 AP3391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6/2024 postreply 11:16:00

會買股票的是徒弟,會拋股票的才是師傅,楊致遠屬於師傅級別的:) -laopika- 給 laopika 發送悄悄話 laopika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6/2024 postreply 11:41:18

阿裏的雲曾世界水平,抖音內核超世界(同時也包含有AI ),大疆無人機也厲害。 -AP33912- 給 AP33912 發送悄悄話 AP3391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6/2024 postreply 18:50:00

我覺得美國在AI,生物科技方麵遙遙領先。 -LinMu- 給 LinMu 發送悄悄話 LinMu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6/2024 postreply 15:37:40

言之有理! -laopika- 給 laopika 發送悄悄話 laopika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6/2024 postreply 16:01:43

皮卡兄好分享!你總結得非常好,機製的不同是最關鍵的。當然還有一點就是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這樣才能最大調動發明者的積極性 -平等性- 給 平等性 發送悄悄話 平等性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6/2024 postreply 17:40:51

是的,國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還有許多路要走,這方麵也得向美國學習 -laopika- 給 laopika 發送悄悄話 laopika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6/2024 postreply 18:43:37

在美國有比較多的人基於興趣和對於某一方麵的熱愛,持之以恒,甚至一生,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失敗了。國人還是受學而優則仕的 -杜鵑盛開- 給 杜鵑盛開 發送悄悄話 杜鵑盛開 的博客首頁 (102 bytes) () 05/06/2024 postreply 19:20:06

杜鵑說的是,國內搞科研的比較容易浮躁,看到熱點就一窩蜂地上,有點急功近利。 -laopika- 給 laopika 發送悄悄話 laopika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6/2024 postreply 21:02:32

海納百川,有容則大,美國是一個開放型的國家,馬斯克和COVID疫苗的成功者都不是在美國出生的,沒有幾個國家能做到這一點. -霧蒙蒙雨霏霏- 給 霧蒙蒙雨霏霏 發送悄悄話 霧蒙蒙雨霏霏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6/2024 postreply 22:52:47

對,美國在接受了大批海外移民的同時,也接受了大批科技精英! -laopika- 給 laopika 發送悄悄話 laopika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7/2024 postreply 06:01:0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