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出國前俺在珠海工作過。
那時的珠海是個三麵環海的小城,靜謐優美。雖然經濟不如深圳發達,但卻是居家過日子的好去處。
南國城市,四季鮮花盛開,曾經寫過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三角梅(花語:沒有真愛是種悲哀),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回憶。不過如今在扶桑,依然每年可見她的身影,欣賞她的美麗,沒有那麽多遺憾。
還有一種花,也不得不提,那就是紫荊花。
估計大部分人都是從香港市花中得知芳名。其實,紫荊花也是珠海市市花,這高大茂盛的植物,花開之際,滿城都籠罩在迷離紫霧當中,幾分神秘,更多的是浪漫。如斯氛圍,不來一場纏綿的卿卿我我,都覺得辜負了它。很多的故事,都留在了紫荊花下,歡悅、憧憬,悲傷、惆悵…
一別珠海十幾載,再也沒見過它的蹤影,卻在今年2月份去洛杉磯時意外重逢。
這是俺拍的照片,踮著腳尖,用手機拍的,效果一般,大夥湊合著看吧。
再來普及一下紫荊花知識:
該物種是美麗的觀賞樹木,花大,紫紅色,盛開時繁英滿樹,終年常綠繁茂,頗耐煙塵,特適於做行道樹;樹皮含單寧,可用作鞣料和染料,樹根、樹皮和花朵還可以入藥。為廣州主要的庭園樹之一。
照片上的紫荊花學名為紅花羊蹄甲,是1880年在中國香港被首次發現,經當時港督亨利·阿瑟·卜力爵士(Henry Arthur Blake)和植物學家共同研究,確認為羊蹄甲屬的新品種,並以卜力爵士的姓氏為之命名,原譯為洋紫荊。香港人稱為“紫荊花”,又因其屬羊蹄甲屬,叫它“紅花羊蹄甲”或“紫花羊蹄甲”,而台灣則為其花大色豔,稱“豔紫荊”,至於它“香港蘭花”的別稱,則是從英文名'Hong Kong Orchid TrC直接翻譯而來。
1965年,紅花羊蹄甲正式被定為香港市花,1997年後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繼續采納紫荊花的元素作為區徽、區旗及硬幣的設計圖案。此特有種在1967年引入台灣,並在1984年成為嘉義市的市花及市樹。
紫荊花的傳說
紫荊花是香港市花。在香港的曆史上,還有一段關於紫荊花的悲壯的故事:一百多年前,香港居民為反抗英國的入侵,前仆後繼,無數先烈英勇就義!劫難過後,人們在桂角山建造了一座大型墳墓,合葬那些壯烈犧牲的英雄。後來,桂角山上長出一棵人們從未見過的開著紫紅色花朵的樹,很快這花開遍了香港。清明前後花開尤盛,民眾將其命名為紫荊花,以紀念那些犧牲的烈士。
在古代,人們用紫荊花比擬親情,比擬兄弟合睦。傳說東漢時期,京兆尹田真與兄弟田慶、田廣三人分家,所有財產已經分配完畢,餘下一棵紫荊樹意欲分為三截。天明,當兄弟們前來砍樹時,發現樹已枯萎,落花滿地。田真不禁對天長歎:“人不如木也!”。從此兄弟三人不再分家,和睦相處,紫荊樹也隨之獲得生機,花繁葉茂。陸機為此賦詩:“三荊歡同株,四鳥悲異林。”李白感慨道:“田氏倉促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荊。”
還有一種紫荊花,如下圖:
紫荊花(學名:Cercis chinensis),豆科紫荊屬,落葉喬木或灌木。原產於中國。性喜歡光照,有一定的耐寒性。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淹。萌蘖性強,耐修剪。皮果木花皆可入藥,其種子有毒。是家庭和美、骨肉情深的象征。
同樣的名稱,外觀差別這麽大。如同人一樣,同名同姓的多的去了,命運卻天壤之別…
【五律】紫荊花
文/墨脈
高枝接穹碧,曼舞影幢幢。
花綻春添韻,風來馨繞窗。
氤氳生紫霧,繾綣籠香江。
一別未覺遠,欣逢於異邦。
【醉紅妝】紫荊花
文/墨脈
猶思樹下定終生,月朦朧、照紫英。
碧枝何解我心聲,隨風舞、
花飛之際別南城,萬叮囑、淚盈盈。
待得來年花又盛,斟玉酒、
(注:南城,即南方城市。)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