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香水彩]朝聖者
"三步兩橋"好像是南京的一條街巷名。為什麽會有此名,來曆似乎已模糊,但從字麵上看,一定很美。那景應該就像陳逸飛讓周莊火起來的那幅名為《雙橋》的畫一樣。隻可惜南京並非水鄉,不一定會有三步兩橋的實景,但你可以放飛去想,也許你就會發現,那屬於你的----三步兩橋。
而今天畫的"朝聖者",她的ID為三步兩橋,不知此ID是否和南京的巷名有關,還是放飛後的三步兩橋。
偶然的機會,讀了三步兩橋的"朝聖之路“。洋洋灑灑的幾十篇出於理工女之手,令人讚歎。而文中折射的內含則今人深思。今天先不去讚美她的經曆和毅力,隻想說點從文字中領略的感悟。
朝聖者孤獨行。文中談到,朝聖者中90%是一個人走,甚至是夫妻,也分開走。初讀這些,以為是因為宗教原因, 因為這很能讓人聯想到苦行憎。然而之後,三步兩橋提到了“配速”的概念。即,從個體上來說,每個人走路,都有自己的配速,因而根隨自已的配速行進,是最有效且不易受傷的理性選擇。三步兩橋從運動學角度解釋了這一現象。之後再繼續,三步兩橋點出了實質,即,置身世外,貼近自然,享受孤獨,進而可去思考,反思自己從而淨化,升華自己的心靈。這不僅解謎了朝聖者的孤獨行,也可使讀者從中獲益。。。人們可以避開日常生活的繁瑣和喧囂,享受孤獨和平靜,進而思考人生、反思自己,實現心靈的升華。這是何等的異曲同工之妙。。。這也許就是聖路經久不衰的原因吧。
平等互愛。文中描述在 Camino 一路上,遇到CE0,律師,醫生,工程師,學生,和"Loser "等等。可大家一樣,都用兩條腿走同樣的路,且一路上"風餐露宿"相互關照,沒有高大上,沒有等級,沒有高貴低賤之分,隻有前行的朝聖者。對"彎道超車"拿證書的則是忽視或鄙視。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每個朝聖者追求的精神上"神似"而不是證書的"形似"嗎? 這不就是我們這一代人啟蒙教育中的"世界大同"嗎?
再來說畫。畫中主體人物取自於三步兩橋 《等二次徒步聖路,750公裏葡萄牙之路+英國之路(D29)》中的一張照片。那是一張到達聖地亞哥的擺拍。雙肩包,貝殼,hiking鞋… 從博文的字裏行間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活脫脫的"朝聖者"的打扮。然而此照片中除了模特人物外,視野盡頭是牆,背景充滿了建築,閉且無出處,如同進了"死胡同"…讓人感到壓抑和局促。 而這樣的背景是絕不可能讓人去反思,從而淨化心靈,因此果斷放棄這背景。選則並構思在路上,那一望無際的風景和那孤獨的行,淨化心靈的路,以及對自由的向往和未知的遠方,隻有這樣才利於反思和沉澱心靈 ,而不是掉進死胡同裏的沉重和無法呼吸。從而凸顯出朝聖者在路上的孤獨行走和心靈淨化的主題。
初稿完成後,又去讀了一遍《三步兩橋走天下》。這才發現有許多不需修改的風景照片,可直接參照作背景模特。然而卻為時已晚,要不說是遺憾的藝術呢。
不過,再讀原作,也有收獲和啟發,如發現了路碑和碑上特有的圖案等細節,以及感悟到大雨中前行艱辛…。這樣就有了畫中的路碑和路邊雨後的小水坑,而這小水坑也就富有了寓意。。。。(插曲,非常喜歡英國水彩畫家 Joe Francis Dowden 的水彩畫,小水坑在這模仿一下,抖一下技法哈。。。)
真正動筆畫,不耗時,但如何去構思,表達,則是一耗神費心的過程,也許就是前輩留下的至理名言:”意在筆先“吧,也許這也是”繪畫孤行者“的魅力所在吧。
最後附上一首鋼琴獨奏的老電影《簡愛》的主題音樂。讓孤獨的淨化,平等的愛伴你我前行。
(音樂來自網絡)
[溢香水彩]是從"憶鄉水彩"或"異鄉水彩"演繹而來。一年多來,一直堅持鉛筆畫,從中收益多多。而水彩常常需要花整時間或需一氣嗬成。不像鉛筆畫,今天5分鍾,明天10分鍾的累積。所以水彩相對而言,練習起來時間上要整些。因而出個標題, 督促自己。
其實近幾年,色彩我一直沒有丟,而且進入了更大的空間一一一刷牆。隻是多了均勻,工整。而少了水彩韻味,飄逸。
Anyway, 希望大家喜歡,也望大家大力斧正。----202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