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之間,行業之間,人與人之間競爭無處不在。
說到競爭與尊重對手,回憶起我在1996年與當時劉國梁孔令輝的主管教練尹霄的一次長談。
尹霄,江西景德鎮人,球員時期獲得過全國青年比賽第六名。蔡振華執教國家隊期間尹霄擔任大滿貫得主劉國梁孔令輝的主管教練。尹指導看起來更象文質彬彬的學者,不象體育從業人士。
聊起當年鄧亞萍的場上拚殺的作風,尹指導讚賞的同時,表示男隊不提倡甚至禁止隊員怒視,揮拳等挑釁舉動。尤其貫徹執行在平時訓練,隊內比賽等,因為男隊員性情爆,有時一個舉動甚至會引起打架鬥毆。隊內外出統一著裝,大牌球員也不能特殊,穿名牌等,業餘時間不在此規定之列。大牌球員的巨額獎金大部分由球隊負責管理,待到球員退役時統一發放。屬於體製內的管理模式,宗旨還是針對大牌球員的有效管理。
但男隊的這套有效管理,被李曉東教練複製到女隊就玩不轉,最典型就是世界冠軍王楠,公開挑釁主教練,比較過了,當時的管理針對女隊還是有點軟。
當年的奧運會男單決賽劉國梁對王濤,兩人對奧運會冠軍都無比渴望,當時王濤是最後一屆了,而劉國梁大滿貫也就差奧運會了。
最後一分,劉國梁搏殺成功,王濤奮力挽救摔倒在地,劉國梁攥緊拳頭,欲奮臂高呼並跪地慶祝的那一瞬間,忽然象被針刺了一樣,嘎然而止,馬上跑上去扶起王濤,兩人相擁而泣,真的令人感動,體育超越了人性。
男女球員差異很大,女球員比賽完,拉著臭臉象征性碰手意思一下,兩人幾天都相互不理睬。
張繼科確實有天賦,更是運氣好。當初在國家隊冒尖早,愛得瑟,不尊重隊友,賭球,被小歪脖主教練踢回山東隊,如果不是恩師尹霄當時在山東隊執教,張繼再有本事也不可能重回國家隊。不懂球的胖子還是給老教練麵子的,也成就了張繼科後來的快速大滿貫。
當初聽到中國政府第一次承認國軍搏殺抗日主戰場,國軍將士浴血奮戰的消息時,完全顛覆我們之前的抗日曆史教育,但這確實是對對手的尊重,更是對事實和曆史的尊重,也是社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