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背誦的課文《愛蓮說》作者,周敦頤。記得老師要求會背誦,默寫整文,期中考試時也出現在題目當中,沒想到若幹年之後,被編成歌曲, 作者周敦頤更不會想到他的千古名句世代流傳。
先介紹一下作者:周敦頤(1017年-1073年7月24日),原名敦實,字茂叔,後避宋英宗諱,改名敦頤,號濂溪,學者稱濂溪先生。道州營道縣(今湖南道縣)人,北宋官員、學者,是北宋宋明理學理論基礎的創始人之一(以上出自維基百科)。他還是一位哲學家,也是一位善於判決疑難案件的清廉 地方官。他著了《太極圖說》一書,把儒家的《易經》和道家的學說結合起來, 提出自己的宇宙論。愛蓮說是在1071年(54歲)他在衙門前挖了一口池塘,種滿蓮花,就寫了《愛蓮記》(摘錄於http://tsoidug.org)
這首散文由鬱可唯演唱,何佳樂作曲,董珂銘編曲的歌曲,於2022年4月16日發行,收錄於專輯《經典詠流傳第五季 第2期》中。 鬱可唯近一兩年唱功越來越成熟,她的聲音sweet, clear, and powerful。是內地近幾年排名數一數二的女歌手。
自從前幾天聽到這首歌,非常喜歡,練了又練,先這樣吧。
《愛蓮說》
原唱:鬱可唯 詞:(宋)周敦頤 曲:何佳樂. 編曲:董珂銘.
翻唱:花園朵朵
水 陸 草 木 之 花,可 愛 者 甚 蕃。
晉 陶 淵 明 獨 愛 菊,自 李 唐 來 世 人 甚 愛 牡 丹。
予 獨 愛 蓮 之 出 淤 泥 而 不 染,濯 清 漣 而 不 妖。
中 通 外 直,不 蔓 不 枝,
香 遠 益 清,亭 亭 淨 植,
可 遠 觀 而 不 可 褻 玩 焉。
愛蓮說原文
原文
水 陸 草 木 之 花,可 愛 者 甚 蕃。
晉 陶 淵 明 獨 愛 菊,自 李 唐 來 世 人 甚 愛 牡 丹。
予 獨 愛 蓮 之 出 淤 泥 而 不 染,濯 清 漣 而 不 妖。
中 通 外 直,不 蔓 不 枝,
香 遠 益 清,亭 亭 淨 植,
可 遠 觀 而 不 可 褻 玩 焉。
予 謂 菊,花 之 隱 逸 者 也,
牡 丹 花 之 富 貴 者 也,蓮 花 之 君 子 者 也。
噫,菊 之 愛,陶 後 鮮 有 聞,
蓮 之 愛,同 予 者 何 人?
牡 丹 之 愛,宜 乎 眾 矣。
從網絡上比較了幾個版本的英文翻譯,認為馮欣明翻譯的最恰到好處。整片文章中英在這裏http://tsoidug.org
On Loving the Lotus –
by Zhou Dun Yi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English Translation by Feng Xin-ming
Translation:
Among the flowers of water, land, herb and wood, many are lovable.
During Jin times Tao Yuan-Ming loved only the chrysanthemum, and since the Tang times people have greatly loved the peony.
I love only the lotus for rising from the mud but is not stained, bathed by clear waves but is not seductive.
Inside, it is open; outside, it is straight. It neither crawls or forks.
The farther away one is, the purer is the fragrance. Upright and elegant, it establishes itself cleanly.
It can be viewed from far away but cannot be toyed with.
I say: the chrysanthemum is the recluse among flowers,
The peony is the wealthy among flowers, and the lotus is the gentleman among flowers.
Aye, the love for the chrysanthemum is seldom heard of after Tao.
As for the love for the lotus, is there anyone like me?
Ah, the love for the peony is right for most people.
謝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