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愛淩現象
這些天大家都在看冬奧會,而冬奧會上最熱門的話題是穀愛淩得冠了。因為穀愛淩國籍問題引起了很多爭議,所以跟著大家一起八卦了一下。
按照她在中國是中國人,在美國是美國人的自述,以及綜合其他信息,個人覺得比較接近真實版本的是她持有中國綠卡,並以中國綠卡身份代表中國參賽。其實她具體是哪國國籍並不重要,既然能代表中國參賽,就說明她既符合國際奧委會和滑協的有關章程,也符合中美兩國的有關規定。而她做出代表中國參賽,是她自己根據自己情況做出的認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決定,合理合法應該是毫無疑問的。當然這個決定也許會讓某些人心裏不舒服,但這決定對自己有利也沒有傷害他人。而且那些反對的人,如果換位思考,處在她的位置也未必不會做出跟她一樣的決定。所以與其胡亂猜測,八卦有錢人,道德綁架,甚至指責,不如大家一起跟著看電視,享受她的比賽更實在。我想絕大多數華人也是樂意看到她奪冠的。
其實看過去,也有不少類似的例子,大阪直美代表日本, 美國籃球運動員代表其他國家參賽,也沒引起這麽多爭議。穀愛淩之所以在中美引起如此大的關注,主要還是對現實中美關係大環境的一個折射。中美之間的貿易之爭,意識形態的差異,COVID-19的影響,人權問題等等,不僅造成了國家層麵上的對立,也在民間造成很多不良影響,所以才會有不少在美亞裔無端受到歧視,受到懷疑調查,甚至受到人身攻擊。也有了今天美國主流媒體對穀愛淩的這種熱議現象。當然作為平頭老百姓,國家層麵的事咱管不了,但因為這種對立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而且是長期的。今天是穀愛淩,明天可能就是王愛淩,今天是體育,明天可能就是科研,甚至就在街頭。所以作為受到負麵影響的海外華人,其實是一個整體。那麽怎樣作為一個整體去減少這種負麵影響,而不是各說各話,互相指責,或者撇清關係,這才是真正值得海外華人去深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