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說得對。她很敏感,第一時間聽出了梁山那曲子東洋風。我當時沒看她的留言,我聽出的是曲子淡淡的憂傷。本來我想用的是傷感一詞,後來感覺憂傷更貼切一點。個人的感受。因為是原創,所以我會特別留意一下,又聽了兩遍,感覺是日本味道。
在所有樂器演奏中我最喜歡吉他,常聽的作曲家是巴赫。那麽常聽的用吉他演奏的巴赫曲子是八弦吉他。
吉他有個發展過程。吉他最流行及最初推動發展的國家是西班牙。吉他與吉他曲的流行與發展與魯特琴離不開關係。聽說吉他的前身就是魯特琴,關於魯特琴,吉他的起源再看看西班牙的曆史就會得出這個猜想。
在西方文藝複興時代,魯特琴曲在宮庭音樂中非常流行。那時產生了大量的音樂創作及樂器的改良。主要國家是法國,意大利,德國。
而在西方音樂發展曆史中巴洛克時期,魯特琴的流行與關注轉向了德國。同時期的巴赫與維斯對魯特琴曲子的創作都有很大的關注,特別是維斯,在曲子的創作上全心投入。18世紀末魯特曲子不再流行,隻有個別關注。直到20世紀初英國的古典吉他及魯特演奏家朱力安重新挖掘並整合了文藝複興時期的魯特曲與當代吉他演奏並再現出了新的光彩。
在我查閱資料的過程中,我又有了新的發現。八弦吉他在近代金屬,重金屬搖滾樂樂隊應用中有新的演繹。
我曾經有一段時間關注了一些金屬搖滾樂隊的演奏演唱。藍色爵士樂及搖滾也曾經關注過。
在這些關注吉他演奏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島國音樂的一種憂傷。這種憂傷是島國在曆史文化中留下的痕跡。
我現在大部分聽的是現代八弦吉他演奏的巴赫曲子。安靜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