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廊橋遺夢》裏的愛情故事說起吧。
1965年夏季的一天,主婦弗朗西斯卡送走了丈夫理查德和孩子們,獨自做著家務。攝影師羅伯特·金凱德誤打誤撞來到這裏,向她打聽羅斯曼橋的所在。她平靜的心起了波瀾,於是帶他來到橋頭。當天工作結束後,他送她一把野花致謝,並接受她的邀請,與她共進晚餐。第二天淩晨他走後,戀戀不舍的她回到羅斯曼橋,將一張字條釘在橋頭,邀請他再次共進晚餐。他再次接受了邀請。兩人在羅斯曼橋相會,愛情的火焰在兩人心中熊熊燃燒。他請求她隨他一起遠走,但她割舍不下現有的家人和世俗的幸福。他黯然離開。 十多年後,深愛弗朗西斯卡的理查德去世。又過三年,她收到了羅伯特的死訊。他把大部分的東西留給了她,並要求將自己的骨灰撒在羅斯曼橋。
羅伯特多次請求她隨他一起走,可是弗朗西斯卡沒有勇氣離開她現在的世界。舍棄現在的一切,意味著背叛和拋棄,作為主婦多年的弗朗西斯卡,她無法接受選擇後的後果,和選擇後的錯失感,還有穿越到另一個世界的勇氣和自信,這樣的她隻能原地打轉。
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各自的過去中,人們會用一分鍾的時間去認識一個人,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去喜歡一個人,再用一天的時間去愛上一個人,到最後呢,卻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忘記一個人。
是不是這個世界上,我們往往會愛上一個來自不同世界的人?這人擁有的,卻是當事人所欠缺的,因為缺失,所以才會因渴望而產生了仰慕和愛戀。
劇中的弗朗西斯卡隻是個普通的家庭婦女,可是她熱愛生活,烹飪。她的關愛與爽朗的笑聲,讓她無論走到哪裏,都會帶給人一種家的溫暖。而她最缺的是自由、是任性、是天地之大任我行。她喜歡文學,愛讀書。
而攝影師羅伯特,他有的是時間和自由。他可以花一整天的時間來追逐一張完美的照片,但是他內心渴望著家的溫暖。
這兩人的相愛,似乎是注定的,基於他們對於生活缺失的渴望。但,正因為弗朗西斯卡是個家庭觀念很重的女人,所以她根本就不會離開這個家。所有的一切,隻能是一場瑰麗的夢,最終不會有結果。
不過,難能可貴的是,人們沒有鞭撻這段出了軌的愛情故事。也許是因為他們沒有破壞婚姻,也許是因為,他們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還留念著這段愛情。但,反過來說,是不是愛情隻有到生命最終那一刻,假如還被惦記著的話,那就是真愛呢?愛情非要用死亡來度量嗎?
很多的情感在現代人忙碌的生活裏都是稍縱即逝,平時我們能夠花的時間來認識一個陌生人頂多是一分鍾。開個商業談判的會議要一兩個小時,要求立刻判斷出對方是不是可以合作的partner。
真正愛上一個人也許跟傳染上coronavirus一樣是在短暫的時間裏不知不覺間中的毒。這個毒不是紮進了肺裏,而是一直紮根在人心裏,要用餘生去忘記。原本生活平靜的女主,無端地遭遇了來自另一個世界的愛情,而這種愛情更像致命的病毒,無意中傳染上了,需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學會治療或者忘記。想必這個學會忘記的過程更痛苦如病毒發作一般。
故事的最後,是相愛卻無法相守的兩個人把骨灰一起撒在了象征他們愛情的羅斯曼橋旁。
愛情是人生旅程中的奢侈品,它易碎又無價,倘若有一天,你不幸遭遇了,請小心安放。因為它可能會如coronavirus 一樣讓人患上多功能器官衰竭綜合征,而且會發作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