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99條(第二輯)(78):迷信與迷信的消失

來源: kylelong 2018-01-29 08:49:1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135 bytes)

穀歌的定義:迷信(Superstition)是對某一些事物迷惘而不知其究竟,但又盲目地相信其說。

Encarta百科全書的定義:迷信是非理性地相信某種行為或儀規具有神奇的效力。

百度的定義:迷信專指人對事物的一種癡迷信任狀態、迷惘地相信;更指盲目的相信、不理解的相信。迷信是自迷,看到了神奇的現象而生信,但又不懂內在的深奧道理。

現在哲學定義:對於某種不了解而且非常神奇的事物產生的過度的相信。因為不理解,無法解釋,所以才會有一種自以為是的理解與詮釋,這就是迷信。

依據中國人的常識,此謂“迷信”,一般是專指對風水、命相、卜筮、占星、鬼神等方法、現象的執著和相信。它們是對自然力量的盲目崇拜,僅僅是文明、科學發展的階段性產物;隻要伴隨文明、科學的演進,這些迷信現象就會自然消失。

古往今來的人類文明史,促使迷信形成的力量無非兩種:一是自然力量,一是社會力量。早期文明史上多為自然力量的崇拜,同時伴有對社會力量的迷信。這兩種崇拜形式相輔相成,彼此互動,交相呈現。

人們對於自然力量的崇拜,滲透了對於社會力量的崇拜形式;而對於社會力量的崇拜,亦經常具備了對自然力量的崇拜內涵。它們共同構成了人類文明中神秘崇拜的基礎。對於自然力量的崇拜,可能會隨著科學、文明的進步而逐步改變形式,甚至被淡化;但對於社會權力的崇拜,卻不一定會隨著科學、文明之演進而淡出、消失,它反而有可能做大、被強化、崇奉到神聖的程度,其功能、其影響,大大超過了人們對自然力量的崇拜,似將伴隨人類文明之始終。

前者,比如宗教信仰;後者,比如權利信仰。總之,迷信是可以消失的,因為科學的進步和文明的發展。

科學本身是一種假設,正如宗教一樣。假如這種理論被證實是有限正確的,在其應用過程中,仍然是一種主觀認定。有人說宗教不可以被證實,而科學可以。這個如何解釋?其實,所謂的“宗教不可以被證實”,是我們自己認為的不可以被證實;科學可以被證實,也是我們自己認為的可以被證實。事物的表象,並不一定就是事物的本真。一碗不冒熱氣的肉湯,並不表明其溫度就是室溫,或者適合飲用。

我們可以用一個例子來說明:有些人常嘲笑動物為畜生。然而,原始人在未進化成為真正人(文明人)之前,他們必然還是可憐的愚昧者存在(半文明半野蠻人);文明人看原始人,猶如原始人看動物一般。所謂“野蠻人”,就是原始社會裏看見陌生人就可隨意屠殺、嗜殺成性的動物。

這就是時差!

試問:600萬年前的人類,是否可以想象當今世界擁有600萬個零部件的波音飛機可以飛上藍天?試問:當今的人類,是否可以想象600萬年之後的地球人類可以穿越時空定居在宇宙任何一個星球上?

所以,迷信的存在,是事物本身的存在,是實實在在的存在。當科學的進步和文明的發展到達一定階段,原本我們認為的迷信就消失了。但這並不是說這樣的結論就是最後的最進步的科學或文明。因為科學和文明的進步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步伐。幾百萬年之後的人類,仍然會認為我們當今的人類科學和文明,也是十分愚昧的!

正如21世紀的人類質疑:600萬年前的人類為什麽會相信迷信的東西?同樣的質疑也將會發生在221世紀的人類:21世紀的人類為什麽會相信迷信的東西?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