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母繼女互相愛護 感動官府
中共社會不管親生父母、親嶽父、親婆母的事太多見了。古代的社會,繼母繼女爭著赴死,隻為保護對方,繼母繼女都有善念。
在古代,珠崖縣有兩個仁義人,是珠崖縣令的繼妻和前妻生的女兒。
珠崖縣令的女兒,十三歲。珠崖縣盛產珍珠。她的繼母把大珍珠串成串,係在手臂上。
後來,縣令去世了,妻女應該把縣令的棺材從任職地送還故鄉。當時的法律規定,把珍珠藏在箱子裏,偷運入關的人,按死罪處罰。繼母因此丟棄了珍珠手鏈。繼母的親生兒子九歲,不懂事,取回珍珠手鏈,放在母親的梳妝匣裏,眾人都不知道。
等到關卡的官員搜查時,從梳妝匣中搜出了珍珠手鏈。小吏說:“誰當為此事負責?”
繼女以為是她的繼母放進梳妝匣裏的,為救繼母,就說:“我父親不幸去世。我繼母從手臂上解下珍珠手鏈丟棄了它。我心裏覺的丟棄了可惜,取回、放置在繼母梳妝匣中。繼母不知道。”
繼母信以為真,憐惜繼女,就說:“這珍珠,是我係在手臂上的。我夫君不幸去世。我解下珍珠手鏈,心裏不忍丟棄,放置在梳妝匣中。我應當領死罪。”因此哀傷痛哭,旁人都為之動容。關卡的小吏拿著筆,在案卷上,不能寫下一個字。關卡的官員默默流淚,整整一天不能下判決書,說:“繼母繼女有如此恩義,我寧可被連累追究責任,不忍下達判決有罪的公文。"後來查訪詢問,才知道是九歲的男孩不懂事,悄悄放到梳妝匣裏的。
參考資料:《太平禦覽 卷四百一十五 人事部五十六》宋 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