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風俗的美式葬禮

來源: 高斯曼 2016-01-08 07:01:2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402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高斯曼 ] 在 2016-06-30 08:24:50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不同風俗的美式葬禮

參加過幾次葬禮,前幾個月去一次老鄉送老母親的葬禮,通知我說要按照美國人的方式舉辦葬禮儀式,他們說這是入鄉隨俗。

去參加葬禮的早上又收到電話告知送葬的人很多,然後要去一家高級飯店吃飯,時間會久一點,要有所準備。還說來的人都很有錢,都是五百,八百的甩錢,最少的也是二,三百。言外之意我明白了,我不能隻帶去Respect, 還要Respect with cash!  急忙帶了二百塊去了。儀式前,其中的一個兒子手裏拿著一個大口袋招呼著來人,不斷的點頭道謝並將收到的信封塞進大口袋裏。大廳內,人們送了許多的鮮花藍和花圈,老鄉附著我的耳朵小聲說:買這些花幹什麽,很貴的($150-$400.00),純屬浪費,給錢多實惠。

葬禮後去了一家中式自助餐館吃的午餐,這當然是非常經濟,實惠品種花樣繁多,可夠的吃。

老鄉的老母生前雖然在國內擁有很多的房地產,但在美國一直是住在一棟二層小樓的大房子裏,是由政府提供的免費住房(section8), 享受糧票,醫療福利,還有車接車送去購物,還去會老年人一起吃免費大餐,當然都是中國的老年人。醫食住行都是免費的,一分錢不用花的。老人在國內留下的大筆遺產 同時也為兒女留下了後患。後來聽老鄉告訴我,眾多的兄弟姐妹為分家產打的如同仇人,尤其媳婦們的積極參與,以致後來兄弟之間,媳婦之間,姑嫂之間矛盾重重。

 

My Father-in-law Mr. John xxxxxxx,  早餐後坐在沙發上讀小說,讀著讀著就讀進了令一個世界 ....... 沒受任何痛苦,84歲,六月,二十九日,二零xx年。

葬禮是今天上午十一點(二零xx,七月六日)舉行的。去前,兒子和 他好友問我應帶多少錢,我說一分不帶,他們不明白為什麽, 老公說:不管他是窮還是富,現在他都不需要了,他死了呀,那個世界不知道用不用貨幣,也不知用什麽貨幣,為什麽要給他美元呢?兒子和好友說那就買花吧,老公又說:花錢買花是浪費,又問:那別人都怎麽做?老公說:通常,人們是以家人的名義向慈善機構捐款,登在當地報紙上,家人可以抵稅(不知國內是否也效仿),你們是家裏人,什麽都不用,去就好了。

整個葬禮是由Schoedinger Funeral Service 準備的,非常令人滿意。儀式是由警察局和海軍聯合舉辦的。驚訝的是,二戰期間,John在 海軍當兵(曾住香港和上海),隻有四年,連家人都沒想到海軍竟以標準的軍人儀式為這位六十六年前的軍人送葬:軍禮,折疊蓋棺的國旗然後下跪雙手上交給長 子,標準的愛爾蘭裝束的海軍戰士吹奏的哀樂;警察局出動了由四輛全副武裝的摩托車和四輛警車開路,一路上八個警燈閃閃,似乎向人們告示:這是一位光榮的軍 人葬禮,曾為國效勞,都去當兵當警察吧,也會這樣送你的!

葬禮後去了一家意大利餐館(Bravo),量不大,品種不多,非常好吃,非常講究,價格可想而知了!

葬禮後的鮮花全部送給教堂。

John在世時,兒子們總是勸他,不要留錢,自己想花就花吧,沒人想要你的錢。John不是富翁,辛苦工作一輩子(在警察局任警長)。退休後一直住在自己買的房子裏,開自己的車子。John最後的兩年住進了一套一室一臥的老年公寓,有人照顧,條件很好。費用還不算太高,加上一日三餐每月要付2500.00美元。出去買東西或打保齡球高爾夫球都是自己開車。醫食住行全部費用自理,沒有任何免費的事情 Nothing is free。

清 理他的物品時,發現保險櫃理的現金,首先想到的是老爸是否有捐款的遺囑,所以誰都不會去拿,隻是清點。大家都認為,如果老爸沒有捐出去的話,按照法律,應該子女繼承,對大家來說,那可是偏得呀!老二,老三,老四都聲明報出還欠老爸的錢數,誰都不想拿不屬於自己的那部分。他們認為,那是欺騙。老大說(他不欠):你們現在想還,問問他還要嗎?既然是偏得,誰還管你們欠老爸多少,人已經走了,帳也就清了。沒有這份偏得,我 們也生活的很好。而媳婦們是絕對不參與的。

家人都很懷念John,他對每個人都好,他老是翻看記著每個人生日的小本本,每個人都會在生日那天和各種節日收到他的賀卡,裏邊夾著一張新的鈔票,即使他後來頭腦不是很清醒,可這種事他絕不會忘記或漏掉誰。唉,這以後哇,沒了...... 我很想念他,他總是喊我:My dear daughter, 因為他沒有女兒。請他一起吃頓飯,他是謝了又謝,最後他還非要付錢。他是那樣的Appreciate it.

真的很懷念John,因為他,不管多忙,每逢節假日,兄弟們,媳婦們,晚輩們都會聚在一起,一大家子共享天倫之樂,盡管我是家中唯一的外國媳婦,並沒感覺任何文化,禮節,習俗,語言等方麵的差異,都是最親的人!

我很想再聽他叫聲:My dear daughter!

很想再感受一下慈父的擁抱!

John, May God help you rest in peace now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寫的真好, -Jenny23- 給 Jenny2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08/2016 postreply 07:40:4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