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stellar》




最近當紅電影非它莫屬,網上甚至海量湧現科普片中量子物理學名詞的文章。媒體評論一邊倒捧紅,觀眾點評更是非看不可。非看不可哦,這是大事,於是趁領導打呼嚕時偷偷溜出來趕個午夜場。

不管你對這片子有什麽期望,請首先記住它具有濃烈的好萊塢因素:1、劇情至上,一切鋪排高潮全為其服務。2、破壞因素,太空中不可以撞車,沒有聲音,沒辦法隻有來個太空站被毀。3、危機和絕望,越是絕境越扣人心弦。4、英雄,拯救人類無懼犧牲。5對家庭和愛的觀念的灌輸,這次沒有太多的男歡女愛,但上升到博愛高度。6、灌輸正能量,正義必勝,人類終被拯救。

正因為這些好萊塢元素,注定片子不可能有嚴謹的因果邏輯和科學基礎,它不是眾多大牌影評所吹捧那樣用電影的形式科普深奧的理論。誠然,相對論、蟲洞、黑洞等等名詞聽起來很玄、很專業且煽情,劇情裏也依仗這些fancy terms推波助瀾了一大把,但本人認為這裏麵有很多誤導成份,如果牛頓和愛因斯坦在上麵(或者下麵)看了這片子,絕對會氣得從棺材裏跳出開要求澄清。

片中漏洞頗多,略說一二。一、從地麵發射至低軌道用了三級運載火箭,但後來在一個等於1.3倍地球引力的星球居然隻需一小小登陸艙就可以來去自如。2、海浪及海嘯都是以波的形式傳遞,波峰和波穀振幅相同,所以在齊腰深的海裏不可能出現百米高的巨浪。3、要時間變慢,速度必須在光速99.9%以上,而以人體所能忍受的瞬間加速9G來算,持續4天的加速時間(先假設可以加速到那麽快)足以讓飛船裏的人五髒六腑攪的象麵團。4、在史瓦西半徑內,任何光線都逃不出黑洞,所以黑洞裏根本不可能有光,任何物體在被吞噬過程中,會被拉伸到接近無限長,連靈魂都會被迫出來。
 
所以,請切記這是部電影,目的在於娛樂和商業,不要太過糾結其情節是否合理。從這點出發,它是很不錯的片子,劇情緊湊、處處懸念、結局完美、更適合文藝地泡妞。不過,本人覺得距離史詩般的巨作頗遠,盡管它嚐試探討人類未來的去留以及在個人家庭與種族繁衍之間的取舍,但基本看不到足夠的廣度和深度。打分的話應該與Judie Foster主演的《Contact》處於同一水平,而兩個片子的表達方式又是如此的相似。到目前為止,影響最為深遠的電影我首推《Star Trek – The Motion Picture》、《Close Encounter of The Third Kind》、《E.T.,完全不一樣的高度和感覺。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好萊塢再次不遺餘力的推銷西方的三觀,一如既往的強調信仰和信念。電影這行業具有重要的社會責任,國內的大導們卻好像從來不把這看在眼裏。放眼國人,絕大部分沒有信仰也就罷了,連最基本的信念都極為匱乏,如此一個民族,就算經濟無限高大上、富民天天紙醉金迷,也就是行屍走肉,walking dead
 
 
地球無疑是宇宙中最美麗的星球,她和人類又是那麽的孤獨。

所有跟帖: 

謝謝介紹啊,在我看的非常少的電影中,對ET和AI印象深刻。 -動畫- 給 動畫 發送悄悄話 動畫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8/2014 postreply 10:18:13

AI?想必是對帥哥印象深刻吧 -Where│When- 給 Where│When 發送悄悄話 Where│When 的博客首頁 (26 bytes) () 11/18/2014 postreply 17:52:44

等俺去瞅瞅。俺完全不在乎科學漏洞。:D -碧海藍天~- 給 碧海藍天~ 發送悄悄話 碧海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8/2014 postreply 21:24:0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