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我出國這麽些年,一直覺得最該寫的文章是對比中西方說笑話的人。每次鬥膽想寫,就又覺得題目太大,不知道該怎麽寫了。這個題目應該歸中美對比文學係的博士生來寫,內容肯定夠博士論文了,如果看客裏有學中美文學的,我免費提供你這個課題。我呢,還是寫寫印象吧。
(1)
從6歲到13歲,我天天中午陪外婆聽評書;從13歲到22歲我出國前,我天天中午陪爸爸聽相聲。我感覺我那點文學細胞就是從評書和相聲中學來的。語文課上,我總是忙著看其他小說了,古文呀,詩歌呀,語法呀之類的東西從來就沒聽進去過,也不會用,真是對不起老師的心血。現在看見網絡中那些能詩善言的人,特別是文字精練的人,我就佩服。我寫東西總是羅裏羅嗦的,總是從頭說來,繞大圈子,掰開了揉碎了說,這些都是聽相聲的後遺症。
中國傳統相聲講究的就是鋪墊。比如先把對方(捧哏)吹得一塌糊塗的,讓捧哏得意得到臊得慌的地步,然後逗哏抖個包袱,說自己比捧哏棒多了,博得哄堂大笑。前麵的那段吹捧就要花大量的時間,最後一個包袱不過一句話,一個眼神而已。至於這個鋪墊的程度,就看各家各派的風格了。現代派的都短點,象我在家時聽的薑昆,牛群的相聲,大鋪墊大包袱不多,一般幾句話就要逗個樂,而且自個還跟著觀眾一起樂。老派的傳統相聲,特別是天津衛的,象馬三立之類的相聲,那就是起碼照著十分鍾來鋪墊,小火溫著,不急不慌,平平淡淡,嘮著磕,最後不經意來個樂子。天津衛還有一位,李伯祥,那更是耍嘴皮子的,我們都叫他大白活蛋,他也是大鋪墊,但同馬三立正好相反,他講的是賣力氣,劈哩叭啦地跟炒蹦豆似的,上嘴皮不沾下嘴皮一口氣說個二十分鍾,最後也許就一個特小的包袱,但還是能得滿堂好。要說鋪墊恰到好處,說得還不動聲色的,還要數侯寶林,每句話每個表情,都不多餘。想想馬季,薑昆都是他的徒弟們,都是這個風格,沒準這是北京相聲和天津相聲的差別吧。
美國的說笑話的人(comedian)講究鋪墊的人就很少。我剛到美國時,就到處找相聲。以前在家聽慣了,從沒想過其他國家可能不說相聲。後來發現美國講笑話的人,一個站那裏說,象國內的單口相聲。可一般一句話,最多幾句話就說一個笑話,完了,就換下一個主題了。根本算不上“相聲”,真真的就是講個笑話。後來又一天,我發現了一個真正說相聲的美國人,Bill Co*****y,我尊他為美國的相聲大師。他的風格屬馬三立派,特別是現在他歲數大了,更是不溫不火,一字一句地講老長一個故事,照著十幾分鍾地鋪墊,當中帶著幾個逗人的裝傻充愣的眼神,最後來個包袱,把人逗死。找到下麵這段,算是前幾年的,是Co*****y經典的關於家庭的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