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悲劇的根源 (3)“做二奶”:飛蛾撲火為哪般?

                                                        “做二奶”:飛蛾撲火為哪般?


            “二奶是當下中國男女關係中一個特殊的詞匯。指的是與已婚男子保持長期關係,但在法律上並不是其妻子的年輕女性。根據這個男子的財力,他同時會有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的“二奶”。這往往是一種合同關係,男方提供給“二奶”物質生活,比如住房、生活費用,還往往給她的家庭提供經濟援助;女方以肉體取悅男人。有些“二奶”還會為男人生兒育女。近年來,中國的大學校園裏,女生為賺取學費,或者滿足個人的高消費給人做“二奶”已經不再稀奇。每到周五下午,大學門口和停車場上的高級轎車排成長龍,都是在等著接他們的“二奶”跟他們一起去度周末。“二奶”現象不僅在中國非常普遍,並且也延伸到國外。比如,像在美國的洛杉磯、加拿大的溫哥華等城市裏,在一些被人們稱之為“二奶村”的時尚社區裏,有許多年輕的“二奶”,住在漂亮的大房子裏,過著孤獨的生活,盼望著她們的男人們每年有限的次數飛來與她們相聚。


            “二奶”們的命運最終都很悲催。首先做“二奶”遭人唾罵。人們對“二奶”嗤之以鼻,說她們“不要臉”、“不道德”等等;許多家庭不允許她們的女兒跟做“二奶”的人交朋友。絕大多數“包二奶”的男人,壓根就沒有想到離開自己的妻子。她們往往在付出青春和美貌之後,最終仍然逃脫不了被拋棄的命運;不少做“二奶”的女孩子感歎自己“遭人玩弄”。有些算是“成功”的“二奶”們,使用手段迫使對方拋妻離子,娶了自己,但她們終其一生都活在恐懼和不安當中,不僅要靠一個又一個的謊言掩蓋自己的婚姻,更要時時刻刻提防著搶來的丈夫再與他的家人來往;而她們到頭來還是發現,這完全是徒勞。         


            追尋愛和回報親情是眾多女孩子選擇“做二奶”的原因。不用說,“二奶”現象是當今中國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因為它極大地動搖了婚姻和家庭關係的穩定,引起許許多多的社會問題。不少人指責法律製度不完善是包“二奶”的根源。仔細看一看“二奶”們的生活經曆,就會發現她們成為“二奶”的生涯中,有兩個共同特點,反映出更深層的意義:

            第一,“二奶”與男人之間不對稱的關係折射出“二奶”對愛的渴望。這些“二奶”大多生長在一個缺乏愛的家庭。長大以後,她們一直“追尋那一刻愛我的心”。當她們出於一段極其孤獨、絕望和無助的情形之下,比如剛剛失去一段感情,或者獨自一人到了一個新的地方生活和工作,遠離家鄉和家人。她們一旦與男人接觸以後,感到被男人“關心和愛護”,便會覺得“離不開他”。接下來,她們對這些男人情感上的依賴導致她們“不可救藥地愛上了他” ,以至於“以身相許”。

            隨著他們之間關係的進展,“二奶”開始向男人索要更多的時間、關愛,妒忌男人的妻子,並且試圖用各種手段控製身邊的這位男人,要挾男人給自己“轉正”。大多數男人會對“二奶”的控製感到厭倦,對“二奶”進行虐待,並且往往會投向另一個女子。而此時“二奶”並不會選擇離開這個男人,不管他如何對待她,她反而會順從他。她可能會不止一次地懷上這個男人的骨肉,試圖用這樣的方式贏得男人的愛,不讓自己遭到拋棄。然而這個男人卻忽視她的感受,繼續不拿她當回事,強迫她去做人流。而她,隻能一個人默默舔著自己的傷口,同時又努力取悅於他。

            第二,“二奶”往往是被負疚感和羞恥感所驅使,為家人犧牲自己。許多“二奶”怨恨自己遭到男人的身體或者性虐待,但是她們卻害怕一旦離開這種關係,她們就不能夠改善家人的經濟狀況。比如,她的母親或者父親需要錢治病。她的弟弟或妹妹需要錢讀書,或者結婚。而她自己感到有“責任和義務”解救她的家庭脫離貧窮,她會覺得犧牲自己,換取家人過上好日子是神聖的、高尚的。

下麵這個故事來自一位“二奶”的自述:

她出生在一個貧寒的家庭,自幼學習成績好,被家人認為是“一個聰明的孩子”而將“全家的希望”寄托在她的身上。為了讓她能夠讀大學,她的弟弟輟學打工。她的父母親到處借錢,還堅持賣掉房子,住在牛棚裏。她說,她感到承載著家庭的重任,有太多的壓力,所以第一次考大學沒能通過。她想找一份工作,但是她的父母親告訴她,必須考下去,直到考上大學。因為他們經常對鄰居們說:“我們的女兒讀書最爭氣。等供完她讀完大學後,她就會給我們家蓋起村裏最好的房子。”當她大學畢業的時候,她告訴父母,她已經找到了一份工作。她的父母非常高興:“我和你爸也總算是熬出頭了。”這個年輕女子寫到:
“我其實沒有找到工作。為了回報家人的親情,我最後不得不選擇做了別人的二奶。” 


“親情之債”就是讓許許多多的年輕女子成為二奶的另一個原因。“親情”裏麵裝有什麽?期望。責任。義務。負疚。羞恥。自我否認。自我犧牲。自我欺騙。通過“以實際行動”回報親情,來贏得一個人兒時沒有得到的父母的認同:“這回我爸媽會愛我了!”屯尼爾醫生形容這些人就像一個被壓上賭注的賽馬,要不惜一切代價贏得勝利,她們就被這種情感所毀掉了。實際上,她們並沒有欠下家庭為她們付出的犧牲;相反,既然她們能夠進大學是家庭的榮耀,她們的家庭倒是因為這份榮耀而虧欠了她們。

貧窮不是原因,扭曲的價值觀才是導致問題產生的原因。當一個女孩子生長在一個貧寒的家庭裏,她看到父母掙紮在貧困中,目睹著父母的沮喪和無助。而父母親時常用言語和非言語,向他們的女兒傳遞著低人一等的信息,同時又把他們的期望深深地植入她的腦海中,一點也不會意識到,他們的做法將會帶給女兒什麽樣的情感。

這種扭曲的價值觀,會讓一個貧寒的家庭裏長大的孩子不斷地提醒自己:貧窮就是恥辱。用這種道德觀教導孩子,將來這個孩子若無法滿足父母的期望,讓家人過上富裕的生活,孩子會感覺不孝。一個女孩子不能在生意上或者學業上成功,她的無助、羞恥和內疚就會讓她絕望,而選擇做“二奶”也就成為唯一能夠“回報家人親情”的途徑了。 


誰說父母都是愛孩子的?在這樣的家庭裏,父母的愛就是有條件的。當一個年輕的女子能夠給家人提供物質享受的時候,她就可以贏得父母曾經沒有給予她的愛;贏得父母對她“孝順”的讚賞。因為她“令家人感到自豪”。每次回家,她就受到皇後般的待遇。“二奶”們常常會聽到父母親麵帶微笑地對她們說:“我們沒有白養你”。“你沒有讓我們失望。”“你沒有給我們丟臉。”“我們這輩子有靠了。”“鄰居都羨慕我們有個好女兒。”“現在我們該享福啦!”在大多數情況下,父母是知曉女兒如何大把賺錢,但是他們會假裝糊塗,甚至有些父母為了不失去好的生活,竟然說服他們的女兒保持與男人的“二奶”關係。“想一想啊,如果你離開他,我們怎樣能夠住得起這樣的房子?你不介意我們再過以往貧窮的日子嗎?你忘了鄰居怎樣瞧不起我們嗎?”“這年頭,笑貧不笑娼,誰不是衝著錢來呀?!”但是如果女兒的“二奶”關係最後以悲劇收場,做父母的往往會立馬改變對女兒的態度,他們或對女兒唉聲歎氣;或者指責女兒有辱門風,有些則威脅與這個犧牲了個人尊嚴的可憐女兒斷絕關係。就像前麵那位女子所說:“我為親情付出了代價。” 


每一個二奶都有一部悲劇和情感創傷的故事。是她們在兒童時代沒有得到愛,留下的傷痛和渴望;是她們背負的親情、對家庭的“責任和義務”,讓很多年輕的女子飛蛾撲火,絕望地填補這個愛的空白,希望在做“二奶”的關係中找到滿足。她們為自己製造了被愛的幻覺,最後還是會發現,想屬於那些有家室的男子,隻能增加她們害怕沒人要,或者被拋棄的焦慮;或者淪為置一切而不顧,傷害別人的罪人。


 


所有跟帖: 

大叔我一直認為二奶乃至多奶們還是很值得同情的。 -pacsqc- 給 pacsqc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1/2013 postreply 14:50:58

我也同情你老婆養的二爺乃至多爺們 -六月驕陽- 給 六月驕陽 發送悄悄話 六月驕陽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4/2013 postreply 16:14:45

為了爭奪上床權唄。 -塞上孤星- 給 塞上孤星 發送悄悄話 塞上孤星 的博客首頁 (22 bytes) () 09/11/2013 postreply 15:27:2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