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歐回來居然已經兩個多禮拜了,感歎時間的飛逝。先要報告一下的是:我們的行李在周轉了歐洲列國之後終於回到了新加坡,我忍不住拍著我那早已走南闖北的箱子說:這回,你可是比我行的曆程還多。
第四篇:布達佩斯
對於布達佩斯,絕大多數的人和我一樣,並不如布拉格和維也納那般熟悉。昆德拉的那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讓人們了解了他的故鄉布拉格;童聲合唱團的天籟之音和莫紮特的音樂,讓人們熟悉了維也納的音樂盛典。被喻為多瑙河上的三顆明珠,布達佩斯這一顆顯得最為低調。在臨行前,我甚至都不知道這是匈牙利的首都,更不用提對這個地方的曆史,人文有啥了解了。
1、關於布達佩斯
布達佩斯,顧名思義由布達和佩斯兩個區域組成,中間貫穿多瑙河,當地人為了交通及戰爭需求,總共建造了11座貫穿兩地的橋梁,而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鏈子橋。我曾經很傻得問,為啥鏈子橋要叫鏈子橋,結果被老公嘲笑了,不就是因為其由鏈子連接嘛。其實看著結構和上海的南浦楊浦n浦橋也差不多,可偶記得那時我們稱那些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斜拉鎖橋。今日對比人家鏈子橋,原理差不多嘛,而人家可是在1849年就造好啦,1849年,中國是在幹啥來著?整座鏈子橋共有兩座橋洞,上麵均雕刻著威嚴的石獅頭像,而橋的兩頭亦有石獅整體雕像佇立,仿佛是石獅保衛萊茵河,保衛布達佩斯一般。這裏想順道提一下布達佩斯的夜景燈光。這個城市的燈光之美是我想象之外的。沒有絢麗的燈光照耀,隻是那一束暖色調的黃色,卻能將整個城市恰如其分地表現出來。尤其是倒影在萊茵河裏的斑駁燈影,在隆隆之冬隨著那河水輕輕擺動,很有一番景致。
Chris Ling Photo - by Nikon D200
2、關於匈牙利的低調與奢華
對匈牙利王朝有多了解。大概還是從匈奴開始的吧,也就是我們漢朝的時候老是要去和親和親的那個地方。感覺上,整個匈牙利的曆史就是一個亂啊,一會兒是羅馬帝國統帥,一會兒又被匈奴人侵犯,接著被奧斯曼帝國征服,直到之後的哈布斯王朝推翻了奧斯曼帝國的統治恢複了匈牙利,緊接著在俄國的煽風點火下又推翻了統治了150年之久的哈布斯王朝,順應誕生了奧匈帝國(就是茜茜公主的老公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為帝),此時的匈牙利才有了所謂的自主和自治。也許是曾經受過多民族的幹擾,使整個城市籠罩在一種陳舊的落寞感中。與奧地利維也納的金碧輝煌相比,布達佩斯的一切都是陳舊的。山頂上的布達皇宮,無論是城牆還是宮前雕塑,都已褪色,尤其是那一尊尊象征著奴隸反抗的青銅雕塑,在陳年累月的雨水衝擊下,青銅早已順勢掉下,反倒成了另一種味道。
Chris Ling Photo - by Nikon D200
據說整個布達佩斯在一戰和二戰時均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皇宮及許多珍貴的建築均被焚燒。今天我們看到的很多建築,是戰後翻修的。布達佩斯歌劇院,應該是呈現戰爭對於一個城市破壞的最好例證。已經修葺的外牆依然抵擋不住磚瓦被烈火焚燒後的黑色痕跡,遠遠看去,歌劇院就如一個燒焦了的黑屋,佇立在布達佩斯最有名的商業街頭,經曆著時代的變遷,洗盡鉛華。
3、關於漁人堡和國會大廈
以上景點,是去布達佩斯的遊客必到之處。我的遊記向來不喜歡對景點做過多冗述。因為大家可以在各大網站各種旅遊類書籍裏找到有關這兩個景點的資料。不得不承認,在人少的時候去到景區,對攝影愛好者無非是喜事,因為沒有人和你搶機位,也沒有人來催著你快走快走。在遊覽漁人堡時,我們終於看到了難得一見的太陽。於是這個向來以其童話般的風格著稱的漁人堡有了陽光的陪襯,就更是鏡頭下的亮點了。而國會大廈,我承認,這是我看到的最為宏偉的哥特式建築,也是看了這個才能說啥叫做哥特式之極致。我突然就想到了華政鬆江校區那個號稱是哥特式風格的大鍾,哎,這仿造的東西哪能經得起時間的推敲呢。根據維基百科及國產百度的提醒,國會大廈一般是指可以參觀外圍,若要入內探究,必須一早起來排隊,我們到的時候正值人聖誕放假,因此也就免去了早起排隊的麻煩。雖然說是到此一遊性質的一瞥,也已經足夠震撼了。還是得感謝布達佩斯的完美燈光搭配,再加上無人的街道,威嚴自然流露。廢話少說,直接上圖:
Chris Ling Photo - By Nikon D200
Chris Ling Photo - By Nikon D200
4、關於聖誕
我們抵達布達佩斯,正值聖誕前夜,與我們想象中的熱鬧歡騰不同,這裏的聖誕真是靜悄悄。據當地人說,聖誕夜24日的16時,所有的商店、交通設施以及餐館都會關門。布達佩斯人習慣回家和家人共度聖誕節。通常家裏的主婦們會在下午就準備好晚上的各類食物,比如火雞啊,醃肉啊啥的。晚上6點是點燈時(也就是點蠟燭)的時候,然後就是全家人其樂融融地圍坐在一起享受聖誕大餐了。
當即我就想起了亞洲的聖誕,那豈是一個熱鬧可以形容的。看到一份報道說:香港是全世界最有聖誕氣氛的地方。每到聖誕節,海港城維多利亞港灣是擠得水泄不通。商家廠家打著聖誕的旗幟那真是將促銷進行到底。於是,我們在號稱最講究家庭觀念的亞洲,看到的永遠是聖誕節的狂歡,而在聖誕的起源地,看到的則是一份寧靜和和睦的畫麵。
還好酒店還供應聖誕自助餐,不然真不知道上哪裏去解決我們的晚飯加宵夜(連肯德基麥當勞都關到完),聽偶在同時在意大利的朋友說,無奈的他們連可樂都喝幹了,隻能靠帶來的方便麵為生,頓時覺得我們能夠吃到飯還是大幸。很多人用蕭條來形容歐洲乃至北美的聖誕節,我倒不以為然,其實在喧鬧的城市裏呆久了,當四周突然一片寂靜,會感覺自己置身在了另一個空間。更何況,屬於團圓的節日,本來就應該以“家”為先,以“合”為貴,隻是如今太多的商業化浮躁,什麽社交,什麽貴族派對,把原本最簡單的親情二字都扔出了九丈遠了。
Chris Ling Photo - by Nikon D200
5、關於咖啡和飲食文化
你可能想象不到,布達佩斯是咖啡之城,大大小小的cafe塞滿了整個城市,甚至在不起眼的小街道裏,也會有著形形色色的咖啡館。不過,切不要以為那邊的咖啡和我們傳統理解的是一樣的。因為這裏的人簡直是吃奶油的大王。如果你問他要cappuccino的,那送上來的基本就是一大杯奶油巧克力。還是喝esspresso的比較靠譜,就和我們普通的咖啡差不多,不過還是甜啊,歐洲人怎麽這麽愛甜?
說到匈牙利美食,那怎麽能少了Galish。我們此行就吃了平民版和豪華版的Galish,什麽是Galish呢?上菜後才知道就是蓋澆麵疙瘩,麵疙瘩應該南方人都熟悉的,不過他們的麵疙瘩還比較有嚼頭,脆脆的,估計是炸過的。至於澆頭嘛,燴牛肉,燒雞肉都有,吃慣了蓋澆飯,突然來點蓋澆麵疙瘩,是不是挺有新意?考究的吃法是還要加上一點當地特質的辣椒醬Paprika,有點像Tabasco的味道。通常這隻是一道maincourse,匈牙利人的胃口超大,一道湯估計就可以把我們喂飽,因為湯裏麵通常是加了粉絲或牛肉的。我們此行見識了歐洲人的大胃,自然也就明白了與他們的人高馬大相比,自己為啥如此渺小了。
Chris Ling Photo - by Nikon D200
6、百年地鐵
最後說一下布達佩斯的地鐵。百年地鐵真的是百年地鐵啊,連地鐵站的站牌都是鐵皮寫的,列車駛過軌道的時候還真有有軌當當車叮叮叮的風範。那真是一個舊字當道啊。到也符合了這座古老城市陳舊低調卻也奢華的基調。我是喜歡這種略帶陳舊的感覺的,就如一個人要有點經曆才會成長,一個城市亦要有些曆史才能方顯底蘊。而城市的底蘊恰恰又能和住在這個城市裏的人聯係起來。喜歡當地人的簡單和質樸,可能這便成了現在我們口中稱的“傻”。總是熱情地衝著你笑,盡管英語不好但也熱心地給你指路。沒有那麽多的模棱兩可,簡單,有時候即是一種美。
Chris Ling Photo - By Nikon D200
話說在布達佩斯,我們度過了2010年的聖誕,踩著聖誕的步伐我們搭機返回阿姆斯特丹。一周的假期也就匆匆落幕。回來的當天,腦子裏還是布達佩斯的風景宜人,還是鏈子橋和我們住的arthotel裏的畫像,旅遊後期症大概就是這樣的吧。上回有朋友說偶不在博客裏放老公的照片。此篇就放兩張給大家過癮吧。可惜兩個攝影師找不到給我們拍合照的人,合照少之又少,隻能靠ps了。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