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活點滴(附圖)
作者:美新
六月中旬從紐約飛到上海,在細雨蒙蒙的黃梅天裏,開始了我們的上海生涯。時空交替,必須從“紐約人”轉換成為上海人,可是你想轉也不是那麽容易的。去派出所報臨時戶口、出入境管理局辦證、銀行開設賬戶、開通移動電話等等,憑的全是一本美國護照;時時提醒著你是一個美國人呀。
圖一 上海出入境管理局---浦東新區民生路1500號
黃梅過後,就是綿長的夏季了。上海盛暑酷熱難擋,悶熱潮濕得讓人透不過氣來。火辣辣的太陽曬在皮膚上,燙燙的、粘粘的,仿佛天然桑拿。夏日街上,那各式各樣、五顏六色的太陽傘,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了。我學起了當地女子,出行傘不離手,把烈日擋於方寸之外。
圖二 雨傘風景線
一天走到梧桐掩映的衡山路上,西口緊靠著一派翠綠的徐家匯公園;馬路不寬,街道幹淨,環境幽靜。那密密的繁茂的枝葉,遮蓋了路的上空;這些法國梧桐曆該是經曆了上海的滄桑,見證了這座城市的變遷的。在烈日炎炎、熱浪滾滾的盛夏,這裏卻不時輕風拂麵,帶來一陣陣沁人心睥的涼爽。那街道兩旁風格迥異的花園洋房、寧靜的教堂、沉穩的老建築、各類休閑酒吧與特色小店;隱身於大樹後麵的老洋房內,富有情調、風味獨到的餐館,無不透露著濃濃的懷舊味道。行走在馬路上的穿著牛仔褲、短袖衫、運動鞋,好像不怕熱的男子,以及穿著清涼、招搖中帶著內斂的上海女子,洋溢著別樣風情。
圖三 衡山路西口
圖四 馬路緊靠徐家匯公園
圖五 馬丁餐廳(小紅樓西餐),昔日“百代唱片樓”
圖六 徐家匯公園
圖七 一路東行
圖八 基督教國際禮拜堂
圖九 衡山路東地鐵站
上海是個移民大都會,和紐約相像。紐約是國際性移民城市,走在街頭,迎麵而來的有歐洲人、非洲人、中東人、中國人、印度人……等等,好像人種博覽會。上海正在加速國際化,同時迎來了全國性移民高潮;身邊來來往往的多是中國人,其實他們很多來自全國各個省區。我們到上海三個多月,可說接觸外地人多於本地人,也感覺到在市中心的馬路上來來往往的年輕人特別多,大約很多是外地人到上海闖天下,使上海這個老齡化的城市增添了活力。
從幫我家打掃的阿姨開始,到空調器修理、有線電視安裝技工,移動通訊營業員、商店收銀員、房地產經紀人以及公司老板等等,處處都有外地人的身影。出於好奇,我喜歡同他們攀談,打聽一些在美國所謂的隱私,而他們毫不在意,很願意傾談。他們有湖南、安徽、浙江來的,也有河南、河北、江西、東北的等等,真是五湖四海;各自為理想追夢奮鬥,同時也成就了上海的輝煌。
也從幫我家打掃的江西阿姨說起吧。一天,我和我家先生商量怎麽買高鐵火車票去蘇州的事,阿姨馬上停下手中活兒,指點我們附近宜山路口有個代售處。我驚訝她居然懂上海話。她說來上海十年了,老公和一對兒女都在這裏;上海話聽得懂但是不會說,太難學了。據她說,現在有些本地小孩也不會說上海話了;以前的東家常常在家教自己的小孩講上海話,可是小孩更喜歡講普通話。我想想也是,上海文化富有多元、寬容和開放的特色;許多學校老師來自全國各地,講不來上海話,所以上海小孩也就不大說了。
望著這位笑逐顏開的新上海人,仿佛很滿足現在的生活。至於外來打工者的收入,據我所知,修理空調器的每月基本工資兩千多元,每修一台有十元錢獎勵。安裝有線電視和電腦維修的每月大約三千多元,多少獎勵不清楚。做鍾點保姆如果勤快一點每月也有三千多元。有一位木工,合夥承包了建造房子的小工程,月入六千多元。他們在家鄉差不多都有房子。那位江西阿姨說,剛在老家縣城買下一套三十多萬元的期房,是鄰近重點高中的好學區,那裏不少學生考取重點大學。這些平凡、勤奮的外來打工者們,活躍在這個大城市的各個角落,各行各業。
上海的基本有線電視大約有七十多個台,比起紐約的華語電視,節目豐富多彩極了。如果想聽上海話,有個台是上海滑稽劇團演員主持的,整天有滑稽戲、小品等演出,大講特講上海話。有一位號稱中國奧布拉、平民民意領袖的柏萬青阿姨主持民生話題“一呼柏應”和“新老娘舅”脫口秀欄目,用道地的本地方言,揆情度理地調解當事人因子女贍養老人、兄弟姐妹財產分割、夫妻婚姻破裂問題等種種家庭矛盾。節目中,胖胖的柏阿姨端坐中間,兩旁坐著“勢不兩立”的夫妻、父母和子女、或者其他各種關係人,儼然成了判斷家務事的民間公堂了。我覺得其中最突出的禍源就是住房問題。柏阿姨有時講普通話,可是講著講著,又變上海話了。
圖十 柏萬青阿姨(左)
另外還有幫女郎、幸福魔方之類的節目,也是調解弄堂裏的家長裏短,輔導人們重整心態、排難解紛。讓我們這些電視機前的觀眾得了教益,了解上海本地升鬥小民的生活狀態。
如今最熱門的節目要算是中國達人秀了,海派清口創始人周立波、美麗教主伊能靜、音樂才子高曉鬆坐在評審席位上,在“相信夢想、相信奇跡”的口號下,生活中身懷絕技的平凡人紛紛登臨大舞台,爭顯他們的長才,並且展現了背後種種感人的故事。看著看著,比起美國的達人秀(Idol),勵誌效應和親切感似乎更顯得強烈。十月十日選出了眾望所歸的達人冠軍劉偉,一位失去雙臂、用腳彈鋼琴的年輕人。
圖十一 中國達人秀評審人(左起,高曉鬆、伊能靜、周立波)
繁華的大上海處處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外灘經典西洋建築和浦東現代摩天大廈相得益彰,徐家匯的巨型商廈群與神聖肅穆的大教堂交相輝映,上海音樂廳的交響樂、芭蕾舞,劇場裏的京劇、滬劇、滑稽戲,無其數飯店的大宴小吃、特色佳肴,美國的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紅房子的法國大菜、衡山路的酒吧,新天地的石庫門風情等等,無不展示著厚重的內涵,無窮的精彩。
圖十二 經典外灘
圖十三 燦爛輝煌浦東陸家嘴新區
圖十四 徐家匯商圈
圖十五 俯眺徐家匯
圖十六 蘇州河畔
但是不管哪個城市,工薪階層是絕大多數,上海,撩起她華麗的麵紗,當你從讓人眼花繚亂、五光十色的徐家匯中心往西走,到徐虹北路菜市場一帶,那裏是小攤商鋪、販夫走卒、引車賣漿、討價還價的純樸厚重、原汁原味的市井小民普通生活天地,夏天,走過那一家挨著一家的小小五金店、洗衣鋪、點心店、水果店、美容店…… 沒生意時,老板肆無忌憚地赤著膊,翹膀擱腿地睡在店門前的躺椅上;一個小販自行車上放滿了廉價毛巾,吸引著行人,穿著睡衣的婦女,拎著購物袋去菜市場買菜,人行道上時有咳嗽吐痰聲,使你不得不小心地上腳下, 前天去了蘇州河北邊的七浦路,一公裏商街密密麻麻擠滿了三千五百多家中低檔服裝商店,那兒有點兒髒,有點兒亂,可是熙熙攘攘的拿著大包小袋的人們,其樂融融。上海,是有錢人的天堂,也是遠離奢侈、質樸少華的普通大眾樂土。
圖十七 小菜場對麵
圖十八 菜場入口
圖十九 巷尾小吃
圖二十 待發
圖二十一 七浦路
圖二十二
圖二十三 即景
圖二十四 在跨街天橋上
我們在加拿大的朋友S君對買房還是租房有一套高見:如果租售比(房屋售價與月租之比)超過160-200倍,那麽買房不如租房了。
圖二十五 樓市政策調控不止
圖二十六 房價依然高企
如今的上海,已經400、500都不止,遠遠超過了他說的上限200倍。麵對高房價,我們在上海租房住了下來。可是中國人有強烈的住房情結,我們剛搬來時,人們問的第一句話往往就是這套房子是不是買的;而我也覺得有了自己的房子才像真正的家。在八月份的大熱天跟著房地產經紀人在徐匯區看了好幾套房,領略了高房價是什麽概念;兩房兩廳一百平方米的公寓,動輒四、五百萬,而實際麵積顯得相當局促,遠低於一百平方米。
現在我們暫停看房了。租來的房子還不錯,隨遇而安,先享受起上海的美好生活再說。不急著買房,反正房價已經這麽高了,看看還能漲到那裏去。
2010年10月18日
上海生活點滴(附圖)
所有跟帖:
• 樂山新村在交大後門. 睡覺了, 88. -淘淘寶寶- ♂ (0 bytes) () 10/17/2010 postreply 22: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