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認為一切物體的自身就是意誌, 外在的表象都是意誌的客觀形象,意誌本身為了求生避免死亡,盲目地攫取以供維持生命的一切。他認為在性愛之前有戀愛,性愛之後有生殖,這是一體不能分離的連續意誌。因為性欲是生存意誌的核心,欲望中的欲望,故以性愛為中心,推展出的戀愛的謎惑所在與生殖的最終結果。意誌的最高原則是種族的延續。
戀愛無疑要走向性愛,海枯石爛之盟是發自種族意識的告白,絕非是對女人的青春備書。人性是沒有保險套概念的,故性愛必造成生殖的結果,也是一連串衝動的最終目的。唯有生殖才代表種族意識的勝利。叔本華以為戀愛結婚隻利益種族延續,以自由戀愛挑選最佳的遺傳,並非是個體幸福的方法。 所以高大者偏愛嬌小者,小眼睛欣賞大眼睛等都是利於遺傳的互補,亦是意誌缺乏的欲求表現,終究無法因滿足而幸福。倆乃得審美觀即是如此現實,卻又警告人們將審美一識擺在性欲之前,否則性欲也將無法長久存在。而性欲的消失,亦即人類的滅亡。
叔本華認為女人是弱勢的一群,主因於女人無法承受重大精神與體能的負擔,也就是生計的獨立,必須依靠男人,但女人也因此獲得支配男人的天賦,隻不過光靠弱勢的力量並無法使女人擁有積極的掌控權,故女人外在的美麗姿色便成為男人眼中的致命吸引力。這種美隻存在於性欲的衝動中,是蒙蔽理性的,亦即性愛形而上學中種族意誌超越個人意誌,在此,叔本華也特別提醒女人,這種美是透支晚年青春的,所有選擇的機會都壓縮在這短暫的年華,一但過了生殖年齡,性欲消失,美麗也不複存在,剩下殘缺而黯淡的內在。
中國自古就有傳宗接代的理念,所謂不肖有三,無後為大,表示的也是同樣的事,隻不過中國太古老,用媒妁之言代替了戀愛的第一步, 而結果可能更加準確。由此看來,二奶也好,小三也罷,其實都沒由違反這個規則,隻不過是挑戰以一夫一妻為基礎的婚姻係統。而精神戀愛,紅顏知己,同性相戀,黃昏之戀,以及一切不以生殖為目地的愛戀則是反規則的。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