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公司員工聚會,大家要求我表演幾首歌曲,這幾乎成了公司的慣例了。我有很多愛好,但是真具有表演性質的還隻是聲樂。本人愛好聲樂已有將近二十年了,前前後後跟隨過程度不同的四位專業聲樂老師學習,但我的學習皆業餘性質的。
上大學時由於學習壓力太大,患上輕度憂鬱症,醫生建議多參加文體活動,本人向來不會跳舞,卻從小喜歡唱歌。
第一位老師隻是給了我一個聲樂基礎知識,基本的發聲訓練。我當時的嗓音還很一般,這位老師並沒有教授我怎樣把嗓音訓練好,但我的憂鬱症已在歌聲中不藥而愈。同時我由於好奇,也在圖書館查到了很多關於聲樂方麵的書籍和錄音帶。其中特別有林俊卿博士的有關咽音訓練方麵的著作和西洋歌唱家的音像資料。
我的第二位老師當時開了一個咽音培訓班,當我在上她的課時,已經是對咽音理論有相當的了解了,當經過三個月訓練後,我在咽音理論的指導下對咽音練聲方法有更為深入的理解和牢固的掌握。
之後我遇見了第三位老師,我在她那裏對發聲概念得到進一步鞏固,結合咽音的歌唱發聲得到鞏固,同時嗓音得到根本的改善。同時我在這一段時間裏同時還參考了很多資料書籍:《咽音與藝術歌唱》《咽音練聲八步驟》《不正確發聲方法及其糾正》,《歌唱發聲的機能狀態》,《歌唱藝術》,《卡魯索的發聲方法》,《微聲唱法》,《咽音專號》,等等。
但由於學習太忙,小孩出生, 加上博士研究工作和畢業論文答辯等繁雜事,歌唱家夢碎,踏實工作,掙錢養家糊口。
後萬裏層雲,千山暮雪,離鄉背井,幾度沉浮,......., 彈指十年有餘, 酸甜苦辣,個中誰知。雖然聲樂訓練荒廢,但是更多的是欣賞帕瓦羅蒂,多明戈,吉利,卡魯索,等名家的唱段,中國民歌和《卡門》,《費加羅的婚禮》,《蝴蝶夫人》,《圖蘭多》,《茶花女》,《軍隊的女兒》,《魔笛》,《弄臣》西洋古典歌劇等。
小女初長成, 就請原中央歌劇院著名女中高音歌唱家,歌劇《卡門》的女主角教授聲樂,同時在旁聽,與老師談經論道,亦師亦友,受益匪淺。對聲樂表現力和古典現代西洋歌劇及教學方法更有體會。回家輔導女 兒同時,無形中自己嗓音也有所提高。
本人並非歌唱家,隻能算得上一個歌唱愛好者而已,而聲樂藝術則是一個永無休止探索過程, 回顧二十年來的人生道路,曲折坎坷,崎嶇不平。在我憂傷的時候,是歌聲給我安慰,在我歡樂的時候,是歌聲使我生活充滿光輝。歌唱就象一個忠實的擎友和戀人,時時伴隨著我,風風雨雨,榮辱與共。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