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問題和兩性問題是很複雜的,隻有人類才最為豐富,就象火一樣被發現並使用豐富。維梁稱感情和性為“心靈之火”,沒有它則通常生活乏味、靈感降低(排除個別的僧侶等特殊人群),有它則容光煥發、精力充沛,這時不叫“發情”也不可恥,連愛因斯坦都被人發現一旦有眾多年輕美麗的女士作聽眾時,他就顯得才思泉湧、鼓舌如簧,而他最著名的《相對論》就是在與其表妹愛人的共同生活期間才創作出來的,與她分手以後就再也沒有重大的成果麵世了。
用“發情”來形容失足者。這個詞也不好、也好。“不好”是說發情能用於動物而不用於人。說“好”因為引出一個本質問題:人類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動物在一年之中有固定的發情期,自己無法控製。而人可以不受固定時間的控製,所以人是高級動物,但也正因為是高級動物,我們的情感易受外麵影響,隻是多數人知道如何控製而已。要絕對不受外界影響除非把自己成天關在家裏不出門不上網不打電話不收發信息。或者各位女士都象阿拉伯婦女一樣出門蒙麵戴頭巾,可那就回到了中世紀的夫權父權時代,女人又成了男人的附庸而變成奴隸和傻子了。到頭來男人也未必就快樂,誰不願意與感情豐富的女人為伴呢?
商榷:發情和戀愛是一回事?
所有跟帖:
•
寫得很好。其實我說“發情”是因為想起“發乎情止乎禮”那句
-.川曄-
♀
(0 bytes)
()
09/23/2009 postreply
10:41:12
•
嗬嗬,從量變到質變。。。
-不明則問-
♂
(88 bytes)
()
09/23/2009 postreply
11:04:22
•
哈哈,現代語言不就是把之乎者也去了嗎?:D
-.川曄-
♀
(0 bytes)
()
09/23/2009 postreply
11: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