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沒有關係,宋體雖然名字這麽叫,但真正出現的時間卻是在明朝。宋體,或稱明體,是為適應印刷術而出現的一種漢字字體。在中國宋代出現了木版印刷,由於當時的中國書籍每一版印刷兩頁,使用的是長方形木板雕刻製版。木板具有木紋,一般都是橫向,刻製字的橫向線條和木紋一致,比較結實;但刻製字的豎向線條時和木紋交叉,容易斷裂。因此字體的豎向線條較粗,橫向較細。橫向線條即使比較結實,在端點也容易磨損,因此端點也較粗。由此產生了豎粗橫細,橫線端點有一粗點的宋體字形。在現代印刷術傳入中國後,中國人已經習慣於看宋體印刷的書籍有一千多年了,所以現代鉛字也采用了宋體印刷。可見宋體時為適應印刷術而誕生的刀刻體,主要由於木板印刷的特點,所以宋體的發明者應該是數百年間的刻書匠人集體智慧的結晶。
再來看看仿宋體。仿宋體為宋仁宗時畢升所發明,用於活字版印刷的木刻字體。特點是字形長方,橫劃略趨右上,橫豎差別不大,劃端有毛筆的起落筆跡,充滿靈秀之感。適於短文、序文、後記、目錄、說明書,尤其是豎排的方案,具文藝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