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畫一些異國家鄉的風景,用水彩。這個念頭盤旋了好幾年,卻總是斷斷續續。直到偶然看見一張社區論壇上的照片——一條不起眼的小溪,一座暗紅色的小橋。也不知道哪來的勁頭,我竟然就憑著那點模糊的線索,真去找了。
橋下的河灘比想象中更安靜。除了幾聲短促的鳥叫,就隻有水聲。不是城市裏那種背景噪音,這裏的安靜是有厚度的,裹著你,有點像突然掉進了一個被遺忘的角落。
早晨的風吹過來,混著河水的濕氣,聞起來是青草和泥巴的味道,涼絲絲的。那座橋其實有一些年頭,鐵欄杆上的紅漆斑駁脫落,也頗有味道。樹長得很野,枝條亂竄,陽光篩下來,在水麵上投下碎碎的光斑,跟著水流一扭一扭的。河灘上全是石頭,被水磨得光滑,踩上去仍然有點硌腳。
畫的時候,我先刷了天空背景,然後才是樹和橋。水是最後畫的部分。原本構思裏有個釣魚的人,但我記得那天看見的釣魚佬,都是直接站在水裏的。如果把他畫進去,水的清澈和深度就沒了,橋也會顯得矮。猶豫了一下,思量再三,我選擇留白了。
算了,空著吧。現在看,沒畫人才對。那個空缺反而讓整幅畫呼吸了起來。橋不再隻是一個過路的地方,它成了主角,讓你可以盯著看,發呆。現在每次看到這幅畫,我好像還能聽見那天的水聲,忽大忽小,像在嘀咕什麽秘密。水一直流,樹一直搖——它們就在那兒,不管你看不看。
這座小城看起來普普通通,卻悄悄藏著這樣的角落。這幅水彩是我和它之間的一次默契。像打了個招呼,它應了一聲,而我聽到了。

附上大提琴曲《遇見》,在一切不起眼裏,悄悄為你響起。
——
【溢香水彩】係列
水彩輕描,溢香如憶鄉;
異地淺居,筆下盡故鄉。
畫作題詩: (平水韻)
晨霧輕漫雲水間,
綠蔭斑駁映橋閑。
溪吟低訴聲猶遠,
石影微光入畫顏。
林子: 晨霧輕漫雲水間,綠蔭斑駁映橋閑。溪吟低訴聲猶遠,石影微光入畫顏。
雲兒: 石影微光入畫顏,小橋飛架半雲間。心聲織網空中遇,寒冬暖語情意連。
唐歌: 寒冬暖語情意連,千裏一線談笑間。相邀同賞林子畫,芳草朱橋竟日安。
福班: 芳草朱橋竟日安,晨光入水水通天。頑石出水抬頭望,老樹回眸驚淺灘。
菇君: 老樹回眸驚淺灘,頑石出水翹首盼。緣溪偶得尋入畫,匠心本來自天然。
來君: 匠心本來自天然,鵲橋飛架等紅顏。但求蒼帝賜娥倩,潤入水軒居世間。
唐歌: 匠心本來自天然,意趣隨性從筆尖。或濃或淡均合度,有減有添總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