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紫兒
源氏成長與初戀人物群像:
第一至第五回:先後出場順序(母親桐壺更衣、繼母藤壺女禦、正妻葵姬、戀人皇嬸六條妃子、平民情人空蟬、平民情人夕顏、繼母侄女/養女紫兒)
本回故事簡介:
接上回十七歲,此回是公子十八歲暮春至初冬之事。
紫兒/紫姬:藤壺妃子的侄女,源氏心中的理想女性,一個“幸福的悲劇”性人物。山野蓬門之中,源氏公子窺視到了“永恒的女性”的麵影,紫姬不但相貌酷似藤壺妃子,更難能可貴的是她與藤壺妃子係同一血統。在源氏的精心嗬護下,紫姬的一生,猶如美麗的花朵,因公子而綻放,為源氏而芬芳。她是源氏公子無比自豪的高尚優雅,善解人意的紫夫人。
藤壺女禦:或者叫藤壺妃子,本回於夏天懷孕三月,源氏與她的私生子。
本回故事導讀:
源氏公子患瘧疾,微行北山寺廟求修道高僧念咒、畫符。
三月下旬,山中櫻花依然盛開。
法事完畢,公子觀景,望向城中,大歎美好風景也可以延年益壽呢。
隨從良清道:“京城附近播磨國地方有個明石浦,風景極好。那地方並無何等深幽之趣,隻是眺望海麵,氣象奇特,與別處迥然不同,真是海闊天空啊!這地方的前國守現在已入佛門,他家有個女兒,非常寶貝。”公子聽出這個國守雖然削發為僧,卻依然帶著妻女在其宏壯的邸宅居住。
源氏公子聽完,立即問道:“那個女兒怎麽樣?”
評注:讀者留心此處的伏筆。記下地名“須磨”和明石,記下僧人老國守和他的女兒。
談話借著隨從良清的口,講到此女絕非鄉野粗魯無知之人,她的母親請來京城名貴之家的俊男靚女教她禮儀。
隨從們邊聽良清講述,邊觀察公子的反應。他們想“雖然隻是個鄉下姑娘,但我們這位公子偏好乖僻的事情,所以用心聽在耳朵裏了。”
傍晚,北山寺廟老僧勸道,天晚了,陸行不便,最好今夜留下,靜靜在此誦經祈禱。
公子心有他想,對僧人的建議頗感興趣,決定那就明天一早動身吧。
暮色中,公子散步來到坡下屋宇的茅草牆邊,向裏探望,隻見一個40多歲儀態高貴的老尼在艱苦地誦經,身邊兩個中年侍女。又有幾個女孩走進走出,其中一個十歲光景,非常可愛,設想將來長大,定是一個絕色美人。
評注:這個女孩就是本回主角紫兒,長成後稱紫姬,紫之上。
公子之所以會對紫兒如此偏愛,因為他想“原來這孩子的相貌,酷似我所傾心愛慕的那個人,所以如此牽惹我的心目。”想到這裏,不禁流下淚來。
尼姑愛慕外孫女,獨自吟道“劇憐細草生難保,薤xiè露將消未忍消。”細草比喻紫兒,薤露比喻尼姑自己,薤露即草上之露。女孩太小,我走了,她怎麽辦呢。
正在一旁的一個侍女聽了深受感動,揮淚答詩:“嫩草青青猶未長,珍珠薤露豈能消?”孩子還未成人,夫人你怎可以說消失呢。
源氏公子想要小女孩,以便當作那個人,早晚看護她,求得心理滿足和安慰。
寺廟裏的僧都與尼姑說到公子來寺廟之事,願意引薦。又專門拜訪公子,引他去僧都處聽他講述因果報應。
公子聽講之時暗暗愁苦自己所犯各種罪過,不勝惶恐。然而卻忘不了傍晚所見那個小女孩,對僧人說,他曾經做過一個夢,夢裏問,住在這裏的是什麽人?
僧人道,那個年齡大的是他的妹妹,因丈夫按察大納言過世,特來投奔,削發為尼。
然後隱晦地透露,老尼的女兒與兵部卿親王私生一女,既是那個十歲小姑娘紫兒,其母遭親王夫人恐嚇而死。
評注:這個兵部卿親王就是源氏的繼母藤壺妃子的哥哥。源氏公子繼母哥哥所生的女兒,也就是繼母的親侄女,麵貌相像,本就是血緣關係,所以受到源氏雙重喜愛。
探出她們的真實身份後,公子委托僧人向老尼提出,將這女孩托付於他撫養。僧都口上雖然應承,卻不免態度生硬,因為太突然,而且也做不了主。答應與小女孩的外婆,他的妹妹,商談後再說。
公子等不及,獨自來到廟堂,想與老尼親自請求。
老尼的侍女出麵迎接。
公子說:“自窺細草芳姿後,遊子青衫淚不幹。可否相煩通報一聲?”看到那個小女孩啊,我淚流滿麵,衣袖都濕了呢。
老尼回道:“遊人一夜青衫濕,怎比山人衲裰寒。”你公子身份高貴,才跑了一晚就當作了不起的事,而我們常年居住在此粗陋簡樸如山人與你實在不配啊。
二人麵對麵交流也發生誤解,公子有所不知外祖母的真心,她確實認為兩人年齡懸殊,極為不妥,於是婉拒了他要求撫養外孫女的請求。
公子退回寺廟自己住處,僧都過來,公子對他吟道:“浩蕩山風吹夢醒,靜聽瀑布淚雙流。”
僧都答詩道:“君聞風水頻垂淚,我老山林不動心。”你流淚,她不為所動,無可奈何。關鍵在“不動心”,舅姥爺與外婆一個態度,也是拒絕。
第二天,僧都給公子送行。
麵對山坳景色,公子吟道“歸告宮人山景好,櫻花未落約重遊。”此時公子儀態優美,聲音也異常清朗,見者無不目眩神往。
僧都答詩道:“專心盼待優曇華,山野櫻花不足觀。”
源氏公子笑道:“這花是難得開的,不容易盼待吧。”一語雙關。
老僧受了源氏公子賞賜的杯子,感激涕零,仰望著公子吟道:“鬆下岩扉今始啟,平生初度識英姿。”就連脫俗的僧人此刻也情不自禁誇讚公子英姿,看來是仙人下凡了。
僧都趁空入內再次征求老尼妹妹意見。老尼回道,也須過四五年再作道理。
公子怏怏不樂,贈詩於老尼:“昨宵隱約窺花貌,今日遊雲不忍歸。”
老尼姑答詩雲:“憐花是否真心語?且看遊雲幻變無。”誰敢說你是真心話呢,萬一哪天變心,也未可知,靜觀其變吧。趣致高超優雅,卻故作隨意揮灑之筆。
準備起駕之際,左大臣家的公子們前來迎接。見如此美好景色,眾人席地而坐。左大臣家公子左中弁唱出“催馬樂《葛城》:“聞道葛城寺,位在豐浦境。寺前西角上,有個榎jiǎ葉井。白玉沉井中,水底深深隱。此玉倘出世,國榮家富盛。”
回京向父皇稟告之後,立即被老丈人左大臣,葵姬的父親,接回府邸。
妻子葵姬被父親百般好勸才肯出來麵見夫君,不苟言笑,端正嚴肅,讓公子感覺委屈不爽。公子責備葵姬不理睬他,葵姬反譏,“你也知道不理睬是痛苦的麽?”兩人不歡。
評注:書中雖然沒有過多指責葵姬,暗示葵姬過於矜持,缺少女人的柔順。葵姬隻是埋怨公子回家次數太少。
次日,公子給老尼寫信附上一張打成結的小紙:“山櫻倩影縈魂夢,無限深情屬此花。常恐夜風將此花吹散也。”
“山風多厲櫻易散,片刻留情不足憑。這一點教人擔心。”老尼的回詩讓源氏公子好生不樂。
公子再寫信“相思情海深千尺,卻恨蓬山隔萬重。”
老尼姑答詩:“明知他日終須悔,不惜今朝再三辭。”公子依然未遂,思忖,待老尼病愈搬回京都宅邸之後再行奉複。
藤壺妃子因小病再回三條娘家調養。源氏公子說通王命婦千方百計把二人拉攏了。
評注:作者隱去中間細節,貌似尊重藤壺女禦,隻用“春宵苦短,黎明時惜別傷離,實在愁悶”句。
公子吟道“相逢即別夢難繼,但願融身入夢中。”
藤壺妃子看見他飲淚吞聲之狀,深為感動,答詩雲:“縱使夢長終不醒,聲名狼藉使人憂。”她內心時時刻刻提醒人言可畏,到時候鬧得滿城風雨,豈不無顏見人。
此次幽會猶如做夢,藤壺妃子每每回想起來,覺得抱恨終天,早已決心誓不再犯,豈料如今又來,讓人好不愁悶。
公子自問,藤壺妃子身上何以毫無半點缺陷呢?
到了夏天,藤壺妃子已經懷孕三月。
評注:知情人隻有妃子乳母的女兒弁君,但並不知道源氏所為,另外當然是牽線人王命婦知道一切。
王命婦進宮奏於皇上“因有妖魔侵擾,不能立刻看出懷孕征候,所以遲報。”
皇上與他人都信以為真。藤壺妃子隻是內心惶恐,整日耽於沉思。
源氏公子夢到紫姬,隱約告知,源氏將來應是天子之父,令他奇怪不解。占夢人告誡他“此福緣中含有凶相,必須謹防。”公子得知藤壺妃子懷孕,恍然大悟,欲求再見繼母,卻被斷絕音信。
七月,妃子回宮,受皇上百般恩愛。
故事再回轉至紫兒。
北山僧寺裏的老尼姑回京城後,對源氏公子的回信總是謝絕之詞。
這幾個月因藤壺妃子的事情心事重重,源氏暫時放下紫兒的事情。
到了暮秋,公子寂寞無聊,常常憂愁歎息。便打算去六條妃子邸宅消遣。然而陣雨來襲,想找個避雨之處。見到一處荒蕪的住宅,隨從惟光便告訴他:“這便是已故按察大納言的府邸。”大納言就是老尼的前夫,紫兒的外公。紫兒的爺爺生前官居左大臣,出身高貴。
源氏公子讓隨從通知老尼,他前來專程拜訪。侍女打掃南屋讓公子落座。,因為孩子太小不諳世事,老尼不允許他與紫兒見麵。公子心想,罷,聽得小女子童音足矣。
次日,公子寫信“自聞雛鶴清音唳,葦裏行舟進退難。所思隻此一人。”再獨自吟道:“野草生根通紫草,何時摘取手中看?”
評注:野草比喻紫兒。紫草比喻藤壺妃子。兩人姑侄關係,故曰根通。紫兒這個名字也是從此取得。
十月,老尼過世。忌期之後,紫兒與侍女從北山回到京都老宅。
源氏拜訪,通過乳母希望與小姐見麵。公子道“弱柳纖纖難拜舞,春風豈肯等閑回?就此歸去,豈不掃興?”
乳母說:“辜負盛情,不勝惶恐。”吟道:“未識春風真麵目,低頭拜舞太輕狂。此乃不情之請!”乳母也非凡人,口齒伶俐得很,牢記老尼遺訓,所以口氣如此強硬。
公子便朗吟:“焦急心如焚,無人問苦衷。經年盼待久,猶不許相逢。”感人肺腑。
紫兒以為是爸爸來了,見到的卻是以前的那個公子,便覺害羞,欲躲避,卻被乳母推到公子身邊。盡管女孩不允他跟進,公子卻隨著她鑽進圍屏裏去。告訴乳母“對於她這樣年幼的人,我還能把她怎樣呢?”
小雪飄飄,寒風四起,夜色淒慘。公子交代關窗,所有人都來陪伴小姑娘。
公子卻像熟人一般抱起小姑娘走進琴台上睡床去了。眾人大驚,發呆,無人敢發聲,隻是眼睜睜瞅著。
他緊緊地抱著這個僅穿一件夾衫的小姑娘,輕聲細語地說“你到我那兒去吧。我有許多漂亮的圖畫還有很多玩偶。”幼小的心漸漸地不害怕了,隻是略微感覺狼狽,局促不安地躺著。乳母在床邊坐了一晚,生怕出事。
第二天,公子責怪乳母,此等地方,如何居住。她的父親與她同生人一般,不如我真心呢。提議讓小姑娘搬到二條他的府邸,被乳母勸說,待她外婆斷七以後再說吧。
回程路上,霜霧漫天,公子幻想著此時從情人家幽會出來才更有趣呢。
突然想起一個極秘密的情婦,在這歸途上。敲門不應,於是讓大嗓門的隨從在門外唱起詩歌來:“朝寒霧重香閨近,豈有過門不入人?”連唱了兩遍,裏麵走出一個口齒伶俐的侍女來,回答道:“霧重朝寒行不得,蓬門不鎖任君開。”
天將放明,公子急匆匆趕回二條私邸。
第二天,公子寫信慰問紫兒。恰巧,親王父親探望她來了,要她立即搬去親王府。乳母勸姑娘再大些,懂事了再進府不遲。她是怕後母欺負紫兒,所以如此說。父親想想也是,於是不再催促,答應以後再來探望。
公子派惟光大夫來打探,紫兒的乳母焦躁,說出她親父探望之事,又感覺公子與小姐年齡相差太大,十分不合適。公子無奈,心想隻有把她接到二條以後再說。
惟光大夫第二次來的時候,乳母告知,紫兒的親王父親明天大早來接小姐回府。惟光立即回稟公子。公子思前想後,明媒正娶肯定不行,那就偷偷接過來。最糟糕會受到“盜取小孩”的惡評罷了,總比明媒正娶更加說得過去。
惟光駕車載著公子去往三條紫兒住處。
姑娘身邊有幾個老婆子陪睡。公子不管不顧,自說自話直奔入內,眾侍女啞抑無語。公子抱起姑娘,紫兒方知不是父親,非常恐怖。可是公子“不要怕,我也是同爸爸一樣的人啊!”便抱著她走出來。乳母大驚,叫道:“啊呀!這是做什麽呀!”
公子嘟嘟囔囔說了很多,讓她們其中一人隨行去他那個安全的地方。乳母再勸,公子便放棄要人隨行的主意。
紫兒嚇得哭起來。乳母知道攔是攔不住,隻好換了件衣服,匆匆上車隨行。
三條離二條很近,到達時候,天還未亮。
評注:京都街道現在依然還保持古老街名,二條、三條...六條...十條。
源氏二條府邸西殿是平常不用的屋子,惟光叫人取來帳幕和屏風布置一番,增加些東西,便準備讓女孩就寢。紫兒要與乳母同睡,公子不允。“今後不該再跟乳母睡了。”
評注:此回第一次提到“西殿”,以後會經常提到,源氏公子惦記西殿,即惦記紫兒。
第二天大亮,公子起身,安排找年輕的女孩子陪紫兒。
公子心裏早就想好要親自調教紫兒,讓她成為心底柔順的女子。紫兒也很快適應新環境。
他用自己的書畫作紫兒學習的字帖和畫帖。
眾侍女告訴前來接女兒的親王父親,“乳母帶她逃出去躲避了。”親王理解,無奈作罷。
二條侍女增加很多,陪伴紫兒,心無旁騖地在那裏遊戲。原本對親王父親不親切,現在隻對後父似的源氏公子整日纏住他親近。每逢源氏公子從外麵回來,她總是首先出去迎接,親切地向他問長問短,投身在他懷裏,毫無顧忌,毫不識羞。這真是一種異乎尋常的愛情!
源氏公子竟把她當作一個異乎尋常的秘藏女兒。
本回故事複習:
本回日語題目為“若紫”,“紫之上”是作者使用的敬語,漢文譯者根據這一回她的年齡譯為“紫兒”,長大以後譯為紫姬。順便提及:葵姬/葵之上;紫姬/紫之上均是作者使用的最高敬語。以後會見到明石姬,原文則是“明石的君”而不是明石之上,因為作者認為她出身低微的緣故。
本回專述紫姬的出身,十歲時被源氏發現,貌相酷似藤壺女禦,恰好也是藤壺的侄女,從而有心收於身邊調教。外婆在世時還能做紫兒的保護傘,老尼過世後,弱小的紫兒便被公子抱回他的二條私邸中收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