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壇綜藝會15期】卡內基音樂廳的小廳 Weill Recital Hall
上個月我在介紹卡內基音樂廳時說,這座音樂殿堂實際上包括三個演出廳:主廳(Isaac Stern Auditorium)、讚克爾廳(Zankel Hall)和威爾廳(Weill Recital Hall)。這些廳的規模和用途各不相同,滿足了不同類型音樂演出的需求。我過去隻去過主廳,所以上次的介紹和照片都是關於這個5層共2804個座位的巨型殿堂。
上周,我有機會第一次去威爾廳欣賞了一個室內樂會。威爾廳是卡內基音樂廳的小廳或稱“獨奏廳”,它專門用於獨奏、室內樂演出和小型合奏,廳內音響效果極佳。我覺得它別有洞天,值得介紹一下,也作為上一篇的補充。
**背景**
這座小廳最早是在1891年隨卡內基音樂廳的主廳一同開幕的,它最初名為“室內樂廳”(Chamber Music Hall),後於1940年代改稱為“卡內基獨奏廳”(Carnegie Recital Hall)。上次我們說過,卡內基音樂廳在1986-1987年進行了一次大修繕。當時的卡內基音樂廳董事會主席Sanford Weill及其夫人Joan,為工程捐贈了250萬美元。為了表彰他們的善意和貢獻,該廳隨後便以他們的姓氏命名。
**設計和用途**
威爾廳位於卡內基音樂廳三樓。它僅268個座位(下層14排,196個座位;二層5排,72個座位)。 跟高大的主廳相比,這裏感覺非常不一樣,它非常精致,讓人感覺溫暖、cozy。我上周坐在第四排,的確有一種“近在咫尺”的體驗。
一百多年前建築師在設計這個廳的時候,他們采用了歐洲“美好時代”(Belle Époque )的沙龍風格。1891年剛麵世時,評論就稱其“比例對稱、裝飾精美”。1987年修繕後重新開放,其古典優雅的風格保持不變,特別是廳內的水晶吊燈和藍色天鵝絨座椅,更增添了優雅氣氛。
威爾廳因為座位少,所以一般不是名樂手或名樂隊進行大型演出的場所,但事實上許多世界級音樂家或名樂團在成名之前都曾在這裏表演或舉行首演(debut)。此外,這裏也是音樂比賽、高水平業餘樂手演出和大師課的熱門場所。
**音響效果**
我上一篇文章說,主廳雖然音響效果出色,但因為非常巨大,在不同位置還是有差別的。我個人認為下層前排中部最好、最有層次感。但在威爾廳,不需要這種考慮。威爾獨奏廳以其出色的聲學效果著稱,因為是小廳,又專門為室內樂設計,所以極佳的音響效果到達每一個角落。
據介紹,在1986-1987年整修時,有關方麵特別注重其聲學和視覺效果,以保證小型演出的效果盡善盡美。下麵這一小段很久以前音樂家的演奏,較好地反映出這個小廳的音響效果。
總之,威爾獨奏廳雖小,它卻是卡內基音樂廳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裝飾精致,氛圍親密,音質上乘,是紐約古典音樂和室內樂的重要場所。它經常為青年藝術家提供展示才華的舞台,同時為觀眾提供了一個與音樂近距離接觸的空間。
好,下麵看幾張是我用手機拍的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