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中旬,我決定隻身一人去拜謁楊靖宇將軍殉國地。他是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小時候讀過他的英雄事跡,對這樣的革命先烈無限敬仰。將軍的殉國地位於靖宇縣城西南大約五公裏處。我在資料組仔細研究了地形圖,將其位置和一路的地形默記心中,並透了一張草圖。
那天早晨,我乘長途汽車來到縣城,下車後憑著頭腦中的地圖,沿著通向西南方的小路健步如飛。走著走著,道路變得越來越模糊,我不得不停下來觀察周邊的地物地貌,拿出草圖和羅盤確定自己的位置和前進的大方向。一路上見人便問,無論是十幾歲的孩子,還是六七十歲的老人,聽說我去將軍殉國地,都十分熱情地為我指路。從他們感情豐富的語調和肢體語言中,可以看出當地老鄉對革命先烈的景仰和深厚感情。他們的熱情強烈地感染著我,喚起了我對靖宇人民的敬意。
在當地老百姓的指引下,我找到了將軍的殉國地。這裏有一座不大的塔,好像修建工程半途而廢。塔西邊的窪地裏有一塊插在碎石堆上的木碑,碑正麵朝東,碑文是:優秀的共產主義戰士,偉大的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殉國地,靖宇縣各界人民立於一九六三年。背麵碑文的字跡已經模糊不清了。我撫摸著簡陋的木碑百感交集,它配不上名揚四海的民族英雄。
這裏是一個小山溝,東邊地勢較高,西邊有一個小山崗,旁邊是一條小溪。我在灑過烈士鮮血的土地上轉了幾圈,回憶書中描寫的那一天的情景,想象著當年將軍從哪個方向來到此地,敵人從哪個方向進攻,將軍如何抵抗,最後怎樣以身殉國。毫無疑問,烈士犧牲時堅信中國人民終將戰勝日本帝國主義,但不會想到三十六年後,一名大學生專程前來緬懷他的英靈。
近來文章: